张一谋这番话说得很透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说得明明白白。宁号一听就明白了,知道这是好事。自从自己拍了《芳草地》后,这种事情便逐渐多了起来,已经有好几批人和自己联系,有的是聘请自己当导演,有的是希望今后合作,但都是由于投资方的条件太苛刻,或者是限制太多没有谈成。/p>
前一段还有一帮混三里屯的导演朋友教育宁号:“你为什么不出来混?你得混啊,你得跟那些大哥喷理想,得把大哥喷晕了,才能拿到钱。”宁号倒是觉得把精力浪费在那些无聊的谈判当中没有必要。关键问题你是找人家要钱,人家凭什么给你?投资人需要的是资金的回报,也就是说你能为他挣多少钱。所以去求别人没用,这也是宁号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但这毕竟是件好事,而且还有张一谋的面子,万一成了呢?/p>
“感谢大师哥想着我,您介绍的事情肯定没错,我听您的。”宁号一副笑嘻嘻的腔调,但回答得十分干脆。/p>
“你现在在燕京吗?”/p>
“是呀,我在燕京。”/p>
“对方现在也在燕京,如果今天你方便就安排时间见一面。”/p>
“您定时间,我一准到。”/p>
“好,就定下午三点,东城茶馆,我也过去。”/p>
“您还亲自来,那太好了,早就想认识您,一直没机会,那咱们不见不散。”/p>
放下电话,张一谋感觉宁号说话不像平常接触的电影导演,说话都带着文艺腔,倒像是个还在上学的学生,浑身透着痞劲,倒是不装。张一谋不由得担心宁号是不是能担此重任,想着还是给李连捷提个醒。/p>
电话接通,张一谋对李连捷道:“见面时间都安排好了。”/p>
“张导办事还是那么效率。”/p>
张一谋琢磨了一下该怎么提醒,道:“我对宁号也不了解,不过听声音是个年轻人,合作的事情你们自己要想好。”/p>
李连捷立刻明白了张一谋的意思,便道:“这些事情我也不太管,都是我的那个朋友在弄。如果你能替我把把关就更好了。”/p>
“你放心吧,见面的时候我会过去,如果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我会说话。”/p>
李连捷点头称谢,然后打电话通知李明扬。电话里,李明扬又向李连捷提起自己的想法,不想把时间都放在公司经营上,想找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自己只负责公司的在方向,问李连捷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李连捷考虑了一会儿,道:“要找的人必须要可靠,而且要对电影行业比较熟悉才行。这样的人急切间还真找不到。如果要是临时帮忙,我倒是有个人选。你觉得我的私访助理李航怎么样?”/p>
“李大哥当然合适,人心细,在电影圈也有十多年了。不如你把他直接让给我当总经理得了。”/p>
“这事你还是问问他的意见,他要是同意,我没有意见。”/p>
李明扬放下电话,笑着对唐烟道:“人际关系的研究里有一条定律,叫做“六度分离理论”,说的是地球上随便一个人,要与随便另外一个人攀上关系,只需要不过五个中间人即可达成。这个理论果然没错,我们通过两个人就找到了宁号。”/p>
“真的?太好了。”唐烟高兴地拍手,“你说的什么六度分离理论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那是不是说,假如我们原来不认识,我要想认识你,是不是通过六个人就能办到?那时你可能还在米国呢。”/p>
“你可以试试,这是经过实验证明的。”/p>
“太神奇了。”唐烟感叹,忽然觉得世界好像并不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