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侯当即笑道:“五郎还是这样客气,本侯刚还要让四郎去临江胡同走上一遭,看看有什么事能帮得上忙。”
“您实在客气了,郎君来时特意嘱咐过,说不好叨扰了府上,另还有一事要小的与宣平侯夫人知会一声。”罗鑫一脸笑意的说道。
“什么事打发人来说一声便是了,何至于这样郑重其事,倒是显得生分了。”宣平侯夫人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罗鑫回道:“郎君想留三娘子在府上多住些日子。”
宣平侯夫人笑了一声:“自是应该的,你家郎君便是不说,我也想着让华娘多陪着他住些日子,他孤身上京身边也没个亲人,华娘作为姐姐自是该照应他的。”
罗鑫忙一脸感激之色的恭维着宣平侯夫人,随后又道:“因府里的宅子还没打理利落,郎君怕委屈了娘子,想着让小的把娘子平日里用惯的物件收拾一下,好叫娘子暂且先用着,等采买回了新的,才送回侯府。”说完,便看向了宣平侯夫人。
宣平侯夫人眼底闪过冷意,说道:“何至于这般麻烦,华娘也不过是在外住上几日罢了。”
“您有所不知,郎君惯来与娘子姐弟情深,万万不肯委屈了娘子的,只说今年给娘子送来的年礼,都是郎君一手张罗的,就说那匣子红宝石,郎君不知使了多少人去采买,才挑出了这样个头一般,色泽相似的,费了好大的心思。”罗鑫伶牙俐齿的说道,又是一笑:“郎君也说了,不敢劳烦府上的下人,来时郎君给了单子,让小的比照着单子上的这些把东西给娘子先带回去用着,缺的稍后郎君再让人为娘子采买。”
三娘子的嫁妆早被宣平侯夫人捏在了手上,更不用姚家每年好几船送来给三娘子的东西,如今罗鑫拿着单子要来为三娘子收拾几样她平时用惯了的东西,可谓是打了宣平侯夫人一个措手不及,她自是不能真让人带了罗鑫去收拾,莫说那单子上的东西,三娘子的院子里便是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没有几样,这让罗鑫瞧见,可不是露了馅,故而宣平侯夫人推脱道:“哪里能让你去收拾,告诉你家郎君只管在府里等着便是了,稍后我让收拾妥当便叫四郎送了去。”
宣平侯夫人以为自己这般说,罗鑫便会顺势应了下来,到时候她拣着几样拿得出手的东西送到临江胡同便是了,不想罗鑫却是顺势而为,只是与她想的大不相同,竟把单子呈了上去,口中道:“那就劳烦夫人费心了。”
宣平侯夫人不免一怔,随后看了单子更觉肉疼,那单子写的几样都是当初三娘子陪嫁中最为名贵的物件,单单拿出一样来,都够让她心疼的,宣平侯夫人只觉得骑虎难下,早知就不开这个口好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她也不能在一个下人面前反口,便强笑了一声,意有所指的说道:“你家郎君记性倒是颇好。”那意思是指姚颜卿连三娘子的陪嫁都记得一清二楚。
罗鑫似没听到这话里的意思一般,嘿嘿一笑道:“郎君素来记性就好,什么东西看过一遍便能记得一清二楚,早些时候府里的单子都是郎君帮着抄的,后来还是二太太不允郎君沾着俗事,让他一心念书,这才没再沾过府里的事。”罗鑫也不管宣平侯夫人听了这话是什么想法,他来时可是受了郎君嘱咐过的,既然宣平侯府嫌弃姚家是商贾,那他便拿出商贾之家的的本事来,叫宣平侯府的人知晓,这些年来送往京城的东西,姚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别拿了姚家的东西,还敢怠慢了三娘子,要是嫌弃姚家是商贾之家,那就利落的把吃进去的东西给吐出来,这年头,还真没见谁嫌弃真金白银的。
姚颜卿自幼长于豪奢之家,吃穿用度上虽不曾受过丝毫委屈,甚可称之为用度奢华,只是商贾毕竟是商贾,如何也养不出世家子的气度,前世姚颜卿在进京后才明白何为世家子,也曾受过一些人的奚落,在吃了几次亏以后,他有意识的开始模仿身边人的行为举止,用了几年的时间改变了他以往的习性,而这种习惯已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是以邱妈妈才会觉得他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的气度。
画舫行驶了一月有余,终要到京,姚颜卿负手立在船头处,瞧着远处已见影儿的码头,甚至隐约可见码头上的一拨人,嘴角缓缓的勾了起来,京都,我回来了。
随着艘画离码头越来越近且抛锚靠岸,那拨人也清楚的瞧见船头上迎风而立,袖袍翻飞的少年,杨士英原有几分漫不经心的神态因瞧见船头上的人后敛了去,正了正脸色,与身边的人道了句:“表哥,人来了。”
杨士英身边的男子一袭靛蓝色锦袍,身材高大,嘴角衔了淡淡的笑,待看清那人后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之后低声道了句:“这就是姑姑与先头那位驸马生的儿子?瞧着倒与姑姑不大相似。”
杨士英嘴角不着痕迹的翘了一下,快步上前走向被众人簇拥着的少年,眼底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打量,面上却是笑的灿烂:“这就是四哥吧!”杨士英年纪尚小,生的不像杨家人,反而白皮粉面,像一株鲜嫩的粉桃,尤其是笑起来一双眼睛微弯,更显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