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2(1 / 2)

景诗和男友张文博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都说毕业季就是分手季,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志向不同。有的人喜欢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有的人更愿意在小城镇过平淡的生活。如果情侣两人恰好志向不同,又都不愿意妥协,那么很可能就会因为争吵而分开。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景诗早在几个月前就和男友商量过工作的问题。张文博觉得自己老家位置偏远,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X市虽然只是沿海的二线城市,但由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为了未来的发展,他认为还是留在X市比较好。而景诗是单亲家庭,母亲多年未再婚嫁,自然也更希望留在X市。

景诗的专业是珠宝鉴定,由于X市所在的C省是全国最大的珠宝生产地,所以工作不算特别难找。出事那天她准备去面试的就是当地最大的一家珠宝企业——新月珠宝。以景诗的能力,只要不出意外,面试肯定能通过。

而与景诗同校的张文博学的却是冷门的考古专业。虽然说考古专业每年录取的人数不多,但适合的岗位更少。要么留校读研继续做研究,要么就只能去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只是这些单位都不好进,招聘过程中猫腻又多,让大批普通毕业生望“门”兴叹。

张文博也是其中的一个,即便他能力不差,却仍然在求职路上屡次碰壁,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闷闷不乐。景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劝解也没别的办法。

且不说张文博那边的面试顺不顺利,回了家的景诗却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之前她错过了新月珠宝的面试,但毕竟是为了救人,还上了新闻,可以说是人尽皆知。新月珠宝的HR也不知道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主动与景诗联系,不仅赞赏了她热心救人的举动,还表示看过她的简历后认为她很适合助理鉴定师的岗位,让景诗伤好后直接去公司报道。

这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让景诗十分感激。然而,刚才对方却再度打来电话,说是因为特殊原因,她应聘的职位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之前的承诺可能要作废了。

景诗倒不是非要去新月珠宝不可,但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却让她觉得反感。而她母亲张月雯则认为如此不守诚信的公司,不去也罢,大不了重新找别的工作。

景诗一听这话,就知道她妈的打算,果真张月雯的下一句就是——

“我看你还不如到工作室来帮我。”

张月雯早年跟在一位苏绣师傅身边学习,练就了一手好绣活。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刺绣工作室,专门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纯手工刺绣产品。工作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X市已经小有名气。她一直想把手艺传给女儿,但偏偏景诗宁可和她外公整天摆弄那些石头,也不肯跟她学刺绣。这让张月雯一直十分遗憾。

景诗最怕的就是母亲提起这个话题,她立马开始摇头,“打死也不学刺绣。”

小时候被母亲逼着学刺绣的经历对景诗来说绝对是心理阴影。说来也是奇怪,她从9岁开始就跟着外公学习雕刻。到16岁的时候,她的雕刻水准已经能超过许多的成手的雕刻师傅了。连她外公都夸赞景诗有灵气,是吃这口饭的。

然而,偏偏一拿起绣花针,景诗就麻爪了。每次绣出来的东西都惨不忍睹,让张月雯是“恨铁不成钢。”不过,她始终认为这是景诗不认真学的缘故,所以这么多年来都没放弃过让女儿继承自己手艺的念头。

景诗讨好地笑了笑:“妈,你不是上个月刚收了俩徒弟嘛!与其在我这块“朽木”上浪费时间,还不如好好调/教调/教她们吧!”

见景诗如此排斥,张月雯用手点了点她的脑门儿:“你就气我吧!”

母女俩说笑了一会儿,张月雯提出要做顿大餐庆祝女儿出院。景诗受伤的事,她只告诉了景诗大伯一家。这回景诗出院,他们也说要过来聚聚。而老爷子年龄大了,她没敢告诉,怕他受刺激。

菜刚准备了一半,家里门铃就响了。景诗跑过去开门,就见舅舅、舅妈带着她5岁的小外甥安安来了。

“舅舅,舅妈快进来,”景诗将人迎进家门,蹲下身在小外甥脸上亲了一口,“安安,快让小姨香一个。”

5岁的小家伙推开景诗的脸,一本正经地道:“老师说,女孩子不能随便亲男孩子的!”

景诗扑哧一声乐了,用手在他脑袋上胡了一把,“小屁孩儿,懂的还挺多!”

放了动画片给小家伙看,景诗转头问舅舅张月笙,“我哥和我嫂子呢?”

“你哥出差去S市了,你嫂子今天值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