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时间就到了傍晚。张月雯本来想留在家陪女儿,但最近工作室接了一个大单子。之前因为要照顾景诗已经耽误了进程,所以这几天都要留在那边加班。
对于母亲的抱歉,景诗却觉得没什么,一个人在家正好方便。她还没弄明白那个八卦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省得母亲看见了会担心。
一送走老妈,景诗便抱着半个西瓜和一堆零食坐在了阳台里。她盼了又盼,太阳终于落了山,一轮银月从东方升了起来。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景诗望着天上的月亮暗自祈祷:可千万别给她搞什么“月圆时才能激活”的梗,她可不想花一个月的时间来验证八卦图是不是真的。
然而,都说怕什么来什么。可能是景诗的“乌鸦嘴”发挥了功力,她一直等到后半夜,也没等来“奇迹”,瞪得眼睛都快酸了。
“不会是昨天真的眼花了吧……还是说一切只是幻觉?”
景诗丧气地靠在躺椅上,只觉得最近诸事不顺,简直就是水逆。都想哪天找个寺庙拜一拜了。然而,就当她耷拉个脑袋郁闷时,一缕轻烟般的银色光芒却悄然从空中飘落,停在了景诗的右手上。而那道八卦图,不是没有出现,而是由于太过黯淡,因此在夜色中不易察觉。
随着吸收的能量越来越多,清凉的气息也越发明显,终于让景诗发现了异常。她坐起来一看,果然刚才还一片干净的手背上,已经隐约有图案闪现,就像是呼吸一般亮亮灭灭。
景诗恍然大悟。原来只有第一次激活时才会出现光柱,而以后只要在月光下就可以了。这比她想象中需要冥想什么的要简单许多。
难道以后只能天天在阳台睡觉了吗?景诗又开始犯愁。一天两天还好,天天在阳台睡觉,老妈肯定会觉得自己脑子有病吧?
不过事实证明景诗是多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她发现只有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的这一段时间内可以感受到那股清凉的气息。而且随着月圆月缺,每天吸收的时间也在变化——盈月时最长,朔月时最短。
想起神话故事里依靠吸收月华修炼的妖精,景诗摸了摸脑袋麻木地想,就算哪天突然长出一对兽耳,她觉得自己好像也可以接受了。
至于骨折的伤口,在半个月后的医院复查时,医生惊讶地表示她愈合非常良好,已经不用再担心后遗症的问题了。虽然有些意外,但医生把这归结为病人体质特殊的原因。
听到检查结果,景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这段时间她每天晚上都跑到阳台吸收完月华才回房间睡觉。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八卦图确实如所料的那样可以帮助她修复伤口。而且,虽然她的睡眠时间变短了,但精神却比以前还要好。
难道说八卦图吸收的月华除了可以修复伤口,还有别的作用?虽然心里不是没有期待,但景诗明白一个道理:人呐,不能太贪心。能治好伤她就已经满足了。
听到女儿的手臂能够完全恢复,张月雯也乐坏了。她紧握着景诗的手,激动地对医生道:“我女儿是为了救人才受的伤,都说好人有好报,可算是灵验了。”
医生也知道景诗救人的事,笑着回:“大姐您说的对,您女儿是个好孩子。”说着,医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张月雯,“这是被救的那个小姑娘的父母送来的。他们不好意思见你们,就拜托我转交。”
闻言,张月雯和景诗均是一愣。尤其是景诗,心里尤为复杂。那天在小区碰见他们的事,她回家后没告诉母亲。反正都已经说算了,再追究也没必要。可她没想到,他们竟然会送钱过来。
医生又道,“我认识那小两口。男人的手去年在工地干活时被器材砸伤,就是在我这儿看的。他的伤挺重,到现在还不能提重物。工地负责人只赔了几万块,勉强够个医疗费。夫妻俩后来就一起摆了小摊,勉强糊口吧!”
张月雯叹了口气,“他们能拿出这笔钱也不容易。”她想起刚和景诗爸爸离婚时,自己下岗又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得十分艰难。于是做了决定,“医生,这笔钱我们不能要,您还是还给他们吧!”
“是啊!”景诗也点点头。她觉得只要有这份心意就够了。
“行,那我就再还给他们。”医生爽快地应了下来。他也看出景诗的家境不错,应该是不在乎这点医药费的。
出了医院,张月雯准备先送景诗回家,然后再去工作室。景诗摆了摆手拒绝了,“妈,你不用管我。我自己打车回去就行!”
张月雯哪能放心,女儿一只胳膊还吊着呢,磕了碰了可怎么办?
景诗有些好笑,她妈这是关心则乱。就这么一段距离,能有多危险?再说回家和她去工作室也不顺路。
母女俩都说服不了对方,最后还是一通电话让她们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