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0(1 / 2)

看时间还早,景诗便转路去了附近的商场。

最近她闲暇时间比较多,雕了不少小东西,想着给它们打几个绳结方便系挂。但手头的绳子都用的差不多了,便准备采购一些回来。

都说“好马配好鞍”,玉也需要精美的绳结来衬托,这里面有许多讲究。

所谓绳结,其实就是绳子编织。在原始时期,祖先们就通过系结的方式来记录时间、事件,即“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而后来,绳结的应用愈发广泛,渐渐地变成了一门艺术。

在古代,几乎家家户户的女性都会系绳结,也叫做打络子。用不同颜色、材质、粗细的线,打出各种样式的络子,不仅可以编结玉佩,还能系在扇子、荷包、甚至兵器上做装饰。

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丫鬟莺儿就是个打络子的高手。贾宝玉让她每个样式打几个,莺儿却道:“这还了得,要这样,十年也打不完了。”可见这打络子的花样实在是不少。

正是因为花样多了,所以也就更讲究了。不同的性别、身份,甚至年龄,适合用的络子也都有所差异。

拿景诗雕刻的一件玉饰为例——禁步。

“禁步”听起来有点奇怪,但一说就很容易理解。它其实是一串用彩线穿好的玉佩,是古代女性系在腰间,用来压裙摆的饰品。

从名字就可以得知,禁步其实是一种限制人行动的东西。虽然它能避免裙摆飘起“走光”,然而一旦佩戴了它,行动间玉佩相互碰撞便会发出响声。若是声音节奏杂乱,会被人认作是失礼。所以,为了保持“美感”,古代女性必须掌握好行动的速度和节奏。

贾谊的《新书·容经》里描述道:“古者圣王居有法则,懂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客座赘语》里也曾描述道:“以玉作佩系之,行步声璆然,曰禁步。”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禁步也是古代人对音律的一种重视和欣赏。

当然,到了现代,禁步已经很少见了,只是一些汉服爱好者拿来当作饰品佩戴。

景诗制作的这套禁步是参考了从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墓里发掘的玉描金禁步。当然,景诗做不到和人家宗室夫人的佩饰一样精美,但珩、瑀、琚、珠俱全,雕刻的主题是莲花、锦鲤等吉祥的图案。现在只等着丝线买回去,就可以把它们穿起来了。

景诗要挑的是上好的丝线,价格自然比几块钱一大把的尼龙线要贵上一些。挑了大概五六种颜色,她付了钱,让卖家给她打包好。

买完了东西,景诗便电梯到了商场一楼。刚准备离开,忽听电梯口旁的一个柜台传来一阵争吵声。

“这可是值十万的手镯,就这么被你摔碎了!你不能走,必须得赔钱!”

说这话的人,显然是柜台的售货员。

景诗瞄了一眼,都是围观的人,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情况。她本就不是爱凑热闹的性格,便径直向出口走去。

“明明是你没接住,怎么就变成我朋友摔的了?你们商家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然而听到这一句,景诗不得不停住了脚步。无外乎别的,这声音的主人她熟悉啊!正是乐伊的母亲,她老妈好闺蜜,李秀英李姨啊!

既然是熟人遇到了麻烦,景诗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她脚尖换了个方向,向柜台走了过去。

扒开人群,景诗一看,站在柜台上和售货员据理力争的人确实就是李秀英。她旁边还跟着一个和她年龄差不多的中年女人,身材有些富态,但能看出保养的很好。

李秀英现在简直呕死了。前段时间,她丈夫乐正笙的公司现在正处在转型期,好不容易找了一个资金雄厚的合作伙伴,便想着投其所好,买件古玩给人家送去。但,这中意的古玩不好找啊,一拖就是几个月。

李秀英是个聪明的女人,既然从男人的身上不好下手,她就搞起了“夫人外交”,和对方的妻子范夫人交起了朋友。嗯,为此她还特意从景诗她妈张月雯那里拿了几件漂亮的刺绣旗袍。别说,旗袍一送出去,范夫人喜欢得不得了,对李秀英也多了不少好感。

今天两人约好一起逛街,在路过卖珠宝玉器的柜台时,范夫人突然相中了一款翡翠手镯。据售货员介绍,是老坑玻璃种的翡翠,一张嘴就要10万。

范夫人有些意动,却让李秀英给拦了下来。她好歹上次听景诗讲了不少买玉的常识,知道这老坑玻璃种的翡翠有多难得。10万听起来是很贵,但若想买下玻璃种手镯,还是有些悬的。

于是她便劝道:“商场里的玉都卖得贵,是真是假还不知道。我正好有个晚辈懂玉,范姐要是喜欢的话,让她给您挑一款。咱不在这儿让人敲大头。”

李秀英指的晚辈,自然就是景诗了。

范夫人是个听劝的性格,况且女人不管有钱没钱,都不愿意吃亏。听李秀英这么一说,便打消了买玉镯的念头。

售货员好好的生意被李秀英搅黄自然心里不爽,一张脸拉得老长,嘴里还嘟囔着:“我们店的玉器价格已经是整个X市最公道的了,而且还有专家鉴定证书,个保个是A货。错过这个机会就后悔去吧!”她手一伸,就准备从范夫人手上拿回玉镯。

李秀英才不信她这套,哪个卖家也不可能说自己卖的东西不好,转头对范夫人道:“范姐,把玉镯给她,咱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