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5(1 / 2)

所谓新坑和老坑,其实是按照翡翠开采的先后顺序而人为划定的。因此,老坑种不一定就“老”,新坑也不一定就“新”。

当然,玉石商人推崇老坑种翡翠,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老坑种翡翠,尤其是玻璃种,大多是经过了流水的冲刷和浸泡,因而质地细腻,水头足。但也有许多达不到这个水准的翡翠,品质差异很大。而新坑翡翠是在原生矿中开采出来的,晶体与晶体之间胶结得不如老坑种翡翠紧密,因而质地不如老坑种翡翠细腻,表面也不如老坑种翡翠光润。

对于景诗来说,虽然新坑的翡翠品质一般的比较多,但有八卦图在,怎么也吃不了亏。况且,新坑也并非就没好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歹竹”还出“好笋”呢!

“靓女,用手电筒不?”

景诗正准备弯腰看毛料,就听拿西瓜回来的德仔说道。

“不用了,谢谢!”景诗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手电筒,“我自己带了。”

既然来赌石,她怎么可能不带好行头?

德仔冲着景诗竖了竖拇指,然后便走了开来。

没了干扰,景诗立刻摸上了第一块石头。说真的,以前薄舅也教过她怎么看毛料,比如怎么看蟒带、松花、藓等等。

蟒带很好看,它是翡翠原料皮壳上深浅不一的沙粒带状(环状),像一条盘踞的蟒蛇,因而得名,是判断翡翠颜色以及分布的重要依据。而松花,说起来就有些悬了。一般认为松花鲜艳的,里面的翡翠颜色也应该比较浓。但偏偏有些原石松花表现很好,里面却没多少绿色,被大家叫做“靠皮绿”。遇上专门赌松花的买家,很容易就会中招。

如果翡翠原石表面出现藓,那可要小心警惕了。藓对翡翠的色有侵蚀作用,根据经验来说,藓多则绿少,绿多则藓少。

以上这些常识只能说囊括了一般的情况,因为赌石之所以有个“赌”字,就是由于它的不确定性。而且,许多原石皮壳表面蟒带、藓、松花均有,因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景诗为数不多的赌石经验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若不是有八卦图这个外挂,她和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也差不了多少。

例如景诗现在手上的原石,从表象看色蟒、种蟒俱全,理应有质量不错的翡翠,但八卦图却没感应到里面有一丝的灵气。也就是说,这就是块废石,没有翡翠。

不信邪的景诗又接连看了几块翡翠,结果发现事实和自己的判断总是存在差异。越发觉得自己不靠谱的她,还是选择老老实实的用八卦图来鉴定,不再去废那个功夫细看。

这样一来,效率便提高了许多。好在库房里光线不算明亮,只要稍加遮挡,就不会被人发现异常。

像摸西瓜似的挨个摸过去,景诗直到摸到二十几份的时候,才发现一块带玉的原石。可惜这块原石只有两个巴掌大,里面的灵气也十分稀少,想来肯定不是什么高品质的玉。

聊胜于无吧!景诗暗暗记住这块原石。若是找不到其他品质更高的,就选这块好了。

接下来,景诗花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原石挨个摸了一遍。几百块原石里,只有几十块有灵气。十不足一,可见赌石风险之高。

而在这几十块原石里,景诗认为最珍贵的,是一块黑乌沙皮的毛料。这块毛料皮壳呈深灰色,形状不规则,大概有30斤上下。

景诗通过探察灵气发现,这块原石中的翡翠分布不均匀,可能是杂质过多的原因。但从灵气的浓郁程度来说,与薄舅开出的那块冰种春带彩翡翠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就这块了!”景诗弯腰将原石抱了起来。

朱青见景诗抱着一块大石头往这边走,扬声喊道:“小姑娘力气还挺大!快放下!我这里有推车,哪用你一路抱过来!”

景诗摇摇头,“不沉!抱得动!”

她现在的力气比成年男性说不得都要强上不少,不过是30斤的石头而已,还真算不了什么。

将石块放到称上,景诗道:“朱叔,帮我称称吧!”

“都说送你了,还称什么称!”朱青一摆手,“一会儿直接拿走就行!”

景诗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心道:要是朱叔知道自己把他最好的一块原石拿走,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送得这么轻松?

但见朱青实在坚持,景诗也就没再推辞。反正这些原石也都是要卖的,不是自己得了便宜,也会是别人。

薄志帆那边挑选的速度比景诗慢了许多,用了一个多小时挑出了十多块。

景诗见他神色间带着犹豫不决,立刻走了过去,“薄舅,这些原石你都要了?”

薄志帆摇摇头,指着右侧被他分出来的四块,道:“这几块我在想要不要赌一下。”

景诗有心帮忙,便蹲下看几块原石。先是摸了薄志帆看好的七八块,结果发现全是白花花的石头,没有翡翠。她心里咯噔一下,暗叹薄舅运气不好。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不太看好”的那几块。

这几块矿石皮壳均呈褐灰色,一看就是来自同一个矿坑。景诗经过八卦图的鉴别,意外地发现这四块翡翠里竟然有两块带有灵气。而且浓度偏高,少说也是中高档翡翠。

中高档的也不错啊!这两块原石的重量比之前冰种翡翠的重多了,加起来够薄舅赚上一笔了!

这般想着,景诗开口劝道:“薄舅,我也觉得这四块挺不错的,要不就一起买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