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9(1 / 2)

这是廖博画的最细致的一张,看出他很用心。

“你应该给你哥看看,”景诗把本子还给廖博,指着这张图纸道:“他最近正好接了修复北京古典建筑的项目,说不定这图纸能帮上他。”

“我这就是随便画画,我哥那儿还能缺设计师?”廖博把画本合上,不以为意道。

“试试呗!”景诗鼓励道:“若是你真想往建筑设计方面发展,不如就趁这个机会去白晏那儿历练历练。”

廖博被景诗说的心中一动,“行,那我过几天就去找我哥。”

……

两人中午吃完饭,景诗继续在首博参观展览。而廖博被她直接赶去了白晏那里。这傻小子,有好资源都不知道利用。

第二天,白晏一大早上就去了公司。景诗想起马大师拜托自己去拜访一位老朋友的事。

若说起马大师的这位好友名叫陶瀚义,是一名老中医。陶医生从二十岁踏入中医这一行,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一手精湛的医术不说妙手回春,至少也能药到病除。

怕人不在家,景诗拜访前先打了个电话过去,是陶瀚义的儿子接的。对方一听说是马大师的学生要来,非常高兴,和景诗说他爸最近都叨咕了马大师好几回了。

景诗立即道:“老师也是惦记着陶医生,所以才特意让我来拜访呢!”

两人约定好时间,景诗便拎着礼品上门拜访了。

“这姑娘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陶医生一见景诗就笑着称赞道。

还没等景诗回答,就听陶医生的儿子陶谦道:“爸,你怎么知道小景是有福气的?”

“这孩子啊,身体好。不像你们,年纪不大,身上一堆小毛病。”陶医生冷哼一声,训道。

陶谦摸了摸鼻子,“我这不也是工作忙嘛!哪有时间养生!”

景诗也摸了摸鼻子,她原来也是修仙党,身体也不怎么样。现在能这么健康,还是多亏了灵气的滋养。

陶医生的妻子从厨房端着水果一出来,就见两个孩子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她白了一眼丈夫道:“快把你那些大道理都收起来,别把人家小景吓跑了。”说着朝着景诗招了招手,“快来吃水果。”

见陶医生神色讪讪不敢回嘴,景诗心里好笑,走到陶夫人身边接过她手上的果盘道:“谢谢阿姨。”

陶夫人是标准的江南女子,身上带着一种温柔似水的气质。景诗一看见她就想起了自家老妈的师傅,那位苏绣大师也是个把优雅刻在骨子里的女人。

这般想着,景诗忽然看见陶夫人手上的茧,她心中一动,问道:“阿姨,您是不是喜欢刺绣?”

“你怎么知道?我妈这辈子最爱的就是刺绣。”陶谦又插嘴道:“前段时间,我妈带的徒弟刚获了大奖回来。”

陶谦这一解释,景诗被吓了一跳。原来陶夫人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陶夫人名叫文芮雅,是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一名剪纸刺绣艺术家。身为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文芮雅一直致力于苏派汉绣的研究,还担任着艺术顾问一职。

“我妈也从事刺绣这一行,在X室开了一家工作室。所以我刚才听说文阿姨是苏州人,再看到阿姨手上的茧,就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让我猜对了!”

听到景诗的解释,陶谦竖了竖拇指,赞道:“厉害!”

文芮雅拉过景诗的手,笑着问道:“那你有没有跟着你妈妈学习刺绣。”

景诗脸上一红,“我太笨,总是被针扎。”

文芮雅看了看景诗的手,手指细长、骨肉匀停,摇了摇头道:“这双手,一看就是有灵气的,笨不了。”

这话夸得景诗脸上臊得慌,她也觉得自己手不笨,但就是和小小的绣针过不去,也是奇了!

“要不要和我学习刺绣?”

文芮雅突如其来的邀请让景诗吓了一跳,“教,教我学刺绣?”

“是啊!”文芮雅笑着点点头。

景诗是她看过最有灵气的女孩儿,只一见面就心生好感。她一生收了十多个徒弟,虽然各个绣工精湛,但总是缺少一分灵气,这一点一直让她觉得遗憾。

“阿姨,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现在正跟在马大师身边学习玉器鉴定呢!这次只是来京都待几天而已。”景诗为难道。

她也知道能跟在文芮雅这样的苏绣艺术家身边学习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机会,但在目前的阶段来说,刺绣对她的吸引远不如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