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2)

“妞儿,爸给我钱了,我去买几支冰棍。你听话坐这边别跑!”杜志强把篮子放到她身边地上,空军绿铁水壶带往脖上一挂,“乖乖看好东西哦!哥再去货场装点水去!”划分的地距离县里的火车站不远,火车道边还有个货场,地里人图方便总爱去货场装水,那货场嫌人多杂,常把大门紧锁不让进。村民只能多走几步路从西闸口那用水。只有些顽皮的孩子翻墙钻洞进那货场地院里装水。

“好孩子,真乖!”哥哥学着刚爸爸的动作摸摸杜锦弦的头,拉着小伟的手,又一路向前,好嘛,这一条小路下来,到邻近大路的交叉口,已经叫了十来个孩子,一转身过了墙不见了人影。

杜锦弦托着两腮,想着哥哥的问题:原本那世的哥哥只念了个大专,还是花钱上的三本大专,毕业后分配到机关单位混日子。这倒不是说哥哥笨,相反,从小哥就聪明,千奇百怪的点子层出不穷,上初中那会儿沉迷于电子游戏厅,把学习落了下来。杜锦弦自嘲一笑,她那世是沉迷于言情小说落下了学习,不过那世复读了一年初三,后来稍收了收心,加上高考那年正好大学扩招,上了个还算不错的大学。这世说什么不能让哥哥再走以前的老路了。

不是说在事业单位工作不好,只是经历几世,更明白学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有较高的学识,可以挑选的道路会更多!

老话说“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命”,她不可能跟随哥哥一生,但不想让哥象上辈那样泯然于众人。杜锦弦咬了口冰棍,哥哥腿溜的很,这么会儿功夫,把冰棍买来了,水壶也装满了,他则带着小伟两人一人一边坐在平板车上玩跷跷板,虽然杜志强比小伟要大几岁,但体重相差不大,一个离中点远点,一个离中点近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两兄弟玩的不亦乐乎!看得旁边几家的小孩眼热不已,有平板车的家还好,没有平板车的几家,眼巴巴地凑着说好话想跟着玩,还有的乘着大人把平板卸下来的功夫,推着那轮跑的飞快!在小孩心里,麦收压根不是件苦事,地头场院,处处可以找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也有那懂事的或是年纪稍大点的学生,自觉的提着塑料带编好的篮子,沿着地头或是跟着三轮车、平板车后面拾麦子,别小看这地头的麦子,拾麦子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数量。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都要珍惜,杜锦弦深觉拾麦子活动是种精神的传承,让孩子从小知道粮食珍贵,知福惜福,既提升体力,又丰富精神,可惜没几年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村、县城劳动力大量向大城市转移,麦假被取消,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也随之不见了……

“妞,小叔去场子打麦去,叫上你哥和小伟跟叔一起去吧!”小叔、妈妈和二婶戴着草帽,脖子上搭个白毛巾,利落地抱着扎成捆的麦穗秆往平车上装。小叔抱着小叔拿下围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汗,拿起水壶昂头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伸手从她屁屁下面抽出二个□□包,顺口问道。麦场就是一个大空地,队里的人把收好的麦秆都堆那块等着分粒,打麦机把麦秆屑打的满场都是,四周连个遮阳的大树都没有,更热!杜锦弦直摇头。

“去了小叔给你买根冰棍!”小叔两手握着平车手把,“坐到这车把上跟小叔一起去,很好玩啊!”最重要的是出来晒侄女,侄女长的好看,带出去倍有面。

“小叔老骗人,我才不去哩!”小叔现虽还是高二,但她家男性长的高大,小叔用力握着平车手把,麦色的皮肤、胳膊上鼓起的小老鼠,笔挺的身姿,斯文的像貌,惹得过往的大姑娘小媳妇不住的回头看!

“小叔你别管她啦,这些女的就是麻烦,怕晒黑呢!咱们男人不跟她们一帮,咱们走!”哥哥头上湿答答的,身上黑一片白一片象个小要饭似的,不晓得从那儿个旮旯地钻了出来一下跳上长长的平车车把,手一挥手上的狗尾巴草,象将军似的挥舞着。

“妈,我也去我也去!”跟屁虫小伟也抱着二婶的大腿,手指着平车把。

“走,一起去!”二婶羡慕地道,“大嫂,看你家闺女秀秀气气地多听话,那象我家这小子,一刻都不得消停!好在还有他哥看他,要是咱们公公婆还在就好了。”

“那要不你把小伟送到他姥那儿!”

“算了,没得招人嫌!”李慧挥挥手,“咱妯娌就这命,受累自己看着吧!”温柔笑了笑,把三人的镰刀放到自行车边,嘱咐着:“妞儿听话,看好这些麻包和镰刀,妈妈一会儿来了给妞妞带糖吃!”

“妈妈再见!”杜锦弦看着小叔推着平车,左右车把各一个小子,二婶紧张地边挥车边扶好坐在车把上的小伟。哥哥则是扭头兴奋地朝她挥手,被在车侧边帮着推车的妈妈一把掌打的蔫儿了!

打麦场也是有讲究的,这时就显出家里壮丁多的好处,加上村支书是杜承墨的干爹,打麦场也没什么人插队,很顺利的把麦子脱粒,一袋袋麦粒装进麻袋,放到平车上,运往县影剧院门前刚修好的大广场上。把麻包一袋袋卸下来倒地上摊平晾晒,旁边用砖头大致圈个圈,小叔留下来扬场摊麦,其它人继续往返割麦子运麦粒。

由于杜爷爷杜奶奶早没了,家里农忙时孩子没个合适的人看着,更别提回家就可以吃上现成的饭菜了,加上家里还有三个没成家的小叔子,因此每到农忙时节吃饭是伙着一起吃的,快中午时温柔就和二婶带着三个小萝卜头往家赶,路经菜市场时买二斤肉,家里种有现成的菜,电饭锅早上出门时就焖上了米,二婶擀面手艺一绝,三下五除二就擀好面,整整齐齐码好一锅排,待人从地里回来,温柔和二婶炒菜的炒菜,下面条的下面条,而杜承墨和叔叔们就着院角早就晒的温热的水池水,痛痛快快冲个澡,进屋饭就差不多好了,吃大米的吃面条的,不分男女,个个吃了三四碗。等到半下午太阳不那么热,大家伙又提着家伙去地割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