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 / 2)

将莫离在脑海中咆哮,玛瑙一边抚慰她的情绪说不能得罪郡主,一边心里暗自怀疑这个郡主姑娘真的不喜欢女人嘛?为什么每次和她接触都变得怪怪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奇怪。

“我还有事先走了。”郡主避开探究的眼神,刷的站起身背对着她。

玛瑙也站起来。

郡主逆着光,身形修长清瘦,她微微转过脸来,鼻子以上的五官隐匿在阴影里,只看得到下额的曲线光滑优美。

她开口道:“娘娘,有件事我必须提醒你。”

“什么?”玛瑙问。

“不要和江大人走得太近,”她看到玛瑙面色微变,勾了勾唇角,继续说,“否则晋国皇帝会不高兴,我也会不高兴的。”

玛瑙心中一紧,正要张口说话,郡主却一笑,说完立刻就走了。

玛瑙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心下情绪未定。

这次的任务,她是皇后,江景是大漠国使臣,一人在宫内一人在宫外的使臣驿馆,本来接触就有所不便,除了上次宫宴,根本就找不到单独见面的机会。江景作为使臣而且是男性,不像郡主那样拿了令牌在宫门落锁前可以随时出入皇宫。

所以她是怎么察觉的?就凭上次的宫宴?玛瑙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她盯着空荡荡的殿门,心想,看来这个郡主呐,真的不能被小瞧……

到了傍晚,夕阳渐没。坤宁宫来了一个小太监,说是太后和皇上请皇后娘娘去慈溪宫一趟,有要事相商议。玛瑙琢磨着应该是和大漠国和亲之事有关,便让水碧吩咐去准备轿撵,自己则是随意画了一个合适妆容。

果然到慈溪宫的时候,除了李烨和太后,掌管皇室事务的宗正卿赵大人也在。

行过礼后,太后冲她和蔼地招手:“皇后过来瞧瞧。”

从穿成容太妃和太后撕逼过招了几次,玛瑙心里不可避免地对她有几分芥蒂,但这种情绪只维持了一秒便消失了。她满面笑容地走了过去。

太后手上的名册是宗正卿拟的。玛瑙看了几眼,笑说:“一切都由皇上太后定夺,赵大人也在这里。臣妾是什么都不懂的。”

她是真的不懂,但太后却对她谦和礼让的态度很满意。

倒是李烨本来在喝茶,闻言从袅袅的水汽中抬眼瞥了她一眼,唇角勾了勾。

太后合上手里的名册:“皇上膝下并无子嗣,更别提成年适婚的公主了。先皇的公主早已成年嫁人。哀家看着,不如从几个亲王的子女中挑选出聪明伶俐的,封了公主再嫁过去,也算是配得上他们皇子的身份。”

说着,大约是想起了远在边疆的小儿子,太后神色不免显出几分落寞。

李烨却像是没有注意都这点,他淡淡地放下手里的茶杯,说:“朕记得,湘王之女去年刚行了及笄礼,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两国之间的和亲,必定不会像普通人家议亲一样,更多考虑的是国家间的利益。嫁去和亲的女子也必须是个聪明伶俐,懂得人情世故的。

太后听了沉思。

玛瑙坐在一旁,端着宫女递上来的茶水,也微微出神。李烨说的湘王,是他的大皇兄,也是先皇的长子。不过虽贵为皇长子,生母却出身卑微,本身也是个软弱不堪的性子,也正是因为这点,在李烨登基之后,他仍能安守封地一方称王。

宗正卿赵大人听了李烨的话,拿笔在名册子上做了标记。太后自然也尊重李烨的意思。

等玛瑙回过神来,才惊觉和亲一事已经在三言两语中定下来了。赵大人出去后,太后挽留他们留下用晚膳。玛瑙看李烨的脸色,只见他笑着应承了。

很快就有宫人上来摆膳。太后从软塌上站起来,李烨还伸手虚扶了她一把。

晚膳间,玛瑙坐在李烨身旁,只见他神色淡淡地饮酒用饭,时而和太后说几句家常话,又偶尔侧脸看她。

虽然他面上情绪不漏,玛瑙却直觉他有心事。

饭吃了一半,李烨看了看窗外天气,忽然说:“竟然已经快到年关了。十四弟快三年没回都城了吧。”

太后拿筷的手微微一颤,勉强笑道:“是啊。”

李烨手指摩挲着酒杯,似笑非笑:“边关苦寒,十四弟又年轻,想必是吃了一些苦头的。母后担心不担心?”

“他年轻,正是该为皇上分忧的时候。”太后敛着眼睑。

李烨轻轻一笑,说:“到底是朕的胞弟,三年不见,如今倒是有些思念他。趁着年关将至,朕便召他回来一趟吧,也好让你们母子相见。”

他和太后也是母子,和十四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话说的却有些微妙。玛瑙小心翼翼地看了李烨一眼,又飞快地收回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