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日本宗教人口中佛教徒的数字与神道教徒的数字相加,其数字恐怕比日本总人口还要多。
这是因为日本人中采用佛教仪式举行葬礼等人生仪式的同时,有许多人又敬奉神社。
供奉在神社内的神中,有祖先之神的“氏族神”和地域之神的“出生地守护神”。
不少地方将这两种神供奉在同一神社内。
这种神社一般称之为“镇守神”。
从神邸的意义上来看,其实有点像我们城隍庙和土地庙的结合体。
孩子在某一地方出生,神社就把他看成是这一地方神的孩子,计算在“氏族子孙”之内。
这一新的“氏族子孙”,初次向“氏族神”致意,在这种意义上进行参拜的仪式,就被称之为“参拜神社”。
“参拜神社”一般在男孩出生后第三十一天,女孩在出生后的第三十二天。
所以1988年12月6日,就是宁卫民和松本庆子一家人,抱着小宁泽去附近水天宫参拜日本土地爷的日子。
是的,哪怕不是日本国籍的孩子也没关系。
日本的神邸是不认国籍的,颇有点国际主义精神。
只要是出生在这块土地附近的孩子,都能获得庇佑。
不过,在这一天,光带着孩子去拜神还不行,孩子出生的回礼也要在此时馈赠。
应该说,这基本上相当于华夏风俗里的满月了。
按照以前的日本传统,多是送点红小豆糯米粉或者红白年糕什么的给亲戚朋友。
但现在人们都送百货商店买到的红白方糖和写有婴儿名字的包布等。
不过,油底垫和华夏人给孩子过满月有较大不同,那就是日本人还礼,都要在物品的包装纸上写上“礼品”二字,并以孩子的名义赠送。
也是巧了,正好12月份,又赶上了岁末,迎来了给大家发年终奖,互赠年末礼物,各大公司开忘年会的日子。
坛宫饭庄各个分店原本按照以往的做法,就准备了不少饽饽礼盒,这下也不用麻烦了,正派上用场。
这还不算,宁卫民生怕礼薄,还特意从玛利亚的手里匀了一批轩尼诗干邑和法国红酒来。
又从东京的LV门店和圣罗兰门店,派人去采购了一批皮箱和皮包,还有香水。
然后对当初馈赠自己礼物添喜的那些亲朋好友,再按照亲疏远近和身份的不同,分别予以价值高低不等的礼物回赠。
于是乎,咱们的这些宁大小姐还没学会叫妈和叫爸呢,倒先学会怎么礼尚往来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派人送去的都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
没的说,想必收到礼物的那些人肯定发自内心更喜欢她了。
因为只要看到每件昂贵的礼物上,都有宁泽的名字,像这样有格调有格局的宝宝,谁能不爱呢?
此外,对于替自己工作的员工,宁卫民同样没有忘记。
12月6日这天,他和松本庆子名下企业所有在日员工,不分级别,不分性别,不分国籍,每个人都收到了九万円的特别礼金。
还有国内那边,每个员工也发放了九百人民币,也是不分级别。
这是宁卫民考虑再三才决定实施的分配方式。
在他看来,这笔钱不是劳动报酬,只是为了给孩子添喜,让大家沾沾福气的喜钱。
要是按级别和工资水平发放,其实一点也不公平,只能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反而不利于团结,好像人和人生来不平等似,有违他的本意。
何况这笔钱对收入高的日本员工和高层员工来说,其实不算什么。
有也好,无也罢,无关痛痒,不外乎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对于国内的老乡们,尤其是基层员工,却不是这样,很能管点用处了。
这笔钱足以让他们过个好年,发自内心感到惊喜的。
所以只有完全抹平了一切差距,才能真正实现普天同庆的目的,才算是平等分配资源。
果不其然,这笔钱一发下去,那些跟着宁卫民来东京的同胞们都笑了。
比起日本人来,他们感受到的快乐是加倍的。
所以原本就不低的工作热情,更是炙热高涨。
就连坛宫饭庄有些舍不得铁饭碗的人都因此多了几分触动,进而对春节过后个人的去留问题,产生犹豫和迟疑。
许多人都忍不住私下里讨论。
“国营单位虽然稳定,却没有这么通人情啊,人家宁经理可是时时刻刻想着咱。什么好事都没忘了咱。看看,日本人怎么样?工资再高,也和咱们一样九万日元。这就叫一碗水端平。说心里话,就冲这么好的领导,我还真有点舍不得走了……”
“说的是呢。要不……这个铁饭碗扔就扔了吧,咱还是继续跟着宁经理干好了。不图别的,就图个不憋屈,不受气。咱干活儿的图个啥?不就图个挣钱吃饭,心里痛快嘛。除了宁经理,谁能把咱爷们真当个人看啊!”
“别别,千万别冲动,这私人和公家可不一样,宁经理虽然人好,可就是不知道他这餐厅能长久不。万一干几年不干了怎么办?现在你扔了铁饭碗倒是容易,可回头想找就找不回来了。你自己倒是痛快了,老婆孩子喝西北风去……”
“哎哟,这话我不同意啊。你小子可真是杞人忧天。日本的这些餐厅就是人家宁经理一手办起来的!要是连他都不行了,难道别人接手就行了?那除了坛宫饭庄,怎么不见日本有其他国内老字号来啊?要我看,这儿除了宁经理,其他人都玩儿不转。别光看着铁饭碗稳定,弄不好碗里也就有你碗粥喝……”
“对呀,是这个理儿。我也觉得除了宁经理管咱们餐厅,别人干都没戏。别的不说,国内的宫廷菜餐厅多了去了,可真正火了的不就是坛宫一家嘛。那些狗东西在国内都干不好,出来了他们倒行了,可能嘛……”
“对对,国营什么样儿,咱们谁不清楚?别的不说,你跟着国营干,他能一视同仁,每个人都白给你发九万日元?姥姥,挣点钱还不是都让那帮当头儿的糟践了。怎么可能像宁经理大方仁义,拿自己的钱补贴给大家。我都想好了,真要是今后宁经理一个人说了算,那咱们兄弟的日子肯定只会更好。工资早晚能和日本人拉平。到时候只要辛苦几年,连给孙子养老的钱也挣出来了,还怕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