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忠烈满门(2 / 2)

李源有些头大了。

李雪梅没好气道:“你可拉倒吧,十五都过完多会儿了。”

王亚梅面无表情道:“好,有什么不好的?”

陕地,石川村。

“红枣儿,你怎么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吧。

不对,都立功了,可见那三个侄子,就在那两个连里。

……

“我让你亲亲把嘴儿努起,我向你笑笑把泪儿流。”

赵叶红叹息一声道:“来了,叫苦连天。本来我还犹豫要不要找人把他调回来,现在看看,小汤圆不到十岁就能吃的苦,他有什么不能吃的?”

王亚梅一脸嫌弃样,先打量了几遍,看这混帐身上都是全须全尾的,才恼火道:“你到哪出差去了?”

李源干笑了声,道:“没,天经地义的事。不过,我这不是担心,万一出点啥事,家里不好接受么……”

李源闻言,心里一下敞亮开来,点头笑道:“对对,有理!”

“我为你打开吱呀的后门,我为你点亮漫天的星斗!”

虽然干的不是那么痛快,可总比其他人强的多……

过了好一阵,两人才红着脸爬了上来,也不知在

张冬崖可能没听明白,问道:“军人上前线,有什么问题么?”

李源笑道:“再等一年吧,到七零年,我来想办法,在大庆弄个招工名额,把他送那去。四九城就算了,您和孙叔都是干部,这么早把建国接回来,群众会说闲话,再举报一波,建国回来两天估计还得回去,哈哈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艹他大爷的,闹了半天,我是被充军发配了……”

孙建国眼睛一亮,忙转身看向身后不远处,只见一个身穿碎布袄扎着两条小辫的女孩子背着双手,一边唱一边走过来:

倒是他的亲孙子张建国,身子晃荡荡的,也不知将来,建国会不会埋怨他……

李幸不干了,认真道:“师爷,我爸爸是大英雄,他救了很多人的命,治好了他们的病,解除了他们的痛苦。”

李源从轧钢厂出来,就拐到宋家,正巧遇到李雪梅带着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李源到来高兴笑道。

“不嫌丢脸不害羞,叫声哥哥你带我走。”

王亚梅见李源一脸唏嘘,抬起下巴说道。

可是现在,她们的目光里,是真的抱有玉石俱焚的信念的。

“不许唱了!”

脸上是这个时代女同志特有的刚强!

李雪梅也激荡道:“就算五百万都牺牲了,还有我们这些烈属,还有两亿民兵!就算再爆发世界大战,中国还是中国,亡不了!”话锋一转,又叮嘱道:“源子,真到那个时候,还得求你带上我们家大毛。”

李幸好奇道:“建国哥,我在路上看到不少年轻人啊。”

见他如此,王亚梅笑骂道:“行了,看你那点出息……对了,胜利来信说,好像有你的三个侄子也报名去了前线,在他手下当兵呢,参加了几次战斗,表现都非常好,立下了个人三等功。不过你还是别跟家里说了,以免他们担心。”

刘雪芳从厨房里出来训斥道:“不会说话就闭嘴!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孙建国被一声“建国哥”叫酥了半边身子,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想家?想什么家,这就是我的家啊!”

北新仓九号院内,张建国在给李幸讲着他身边的趣事。

“爸爸回来了!”

今年北面和老毛子直接开战,全世界都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宋家三子皆上战场,甚至连宋铤都亲自过去……

天是铅灰色的,黄橙橙的地面,远沟近壑间还积留着斑驳的残雪。

“哟,这是谁啊?”

顿了顿后,他才点头道:“应该的。保家卫国,是每个军人的使命。”

红枣儿笑弯了腰,道:“我听说,你跟大队赶车的老张头学了几句信天游?建国哥,你唱给我听听。”

一阵清脆甜美的秦腔划破阴霾的天空,传到孙建国耳朵里。

李源拿出两颗大白兔后,宋胜利的儿子就一溜烟的跑了。

身上穿着光板山羊皮袄,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站在光秃秃的土坡上,看着不远处黄的如同稀泥一般的无定河,了无生趣。

“干爹!”

等到自家孩子到前线后,心里更多的却是担忧。

李源简直受到了莫大的羞辱:“都那会儿了,我肯定也在战场上啊!”

红枣儿嘻嘻一笑,道:“建国哥,你又想家了么?”

凛冽的寒风从北面乌毛素大沙漠吹来,风中卷着细沙。

李源笑的跟儿一样,道:“赣西那边……王姨,您费心了!”

黑芝麻胡同,宋家。

李源一下受不了了,鼻子酸的不行。

孙建国高兴问道。

张冬崖穿着袄,坐在藤椅上,目光一时落在孙子身上,一时落在李幸身上。

李源:“……”

“那小鬼子叫杜卫东,原本不叫这个名儿,他爸爸是外文编译局请来的专家,叫什么杜源平五郎,他本来也是日本名儿。六六年后,他自己给自己改成了这个名儿,说要誓死保卫老人家。他还专门去了趟延安,给管事的人说,他将来要回日本,也要像中国这样大干一场,改天换日,他觉得他可能会牺牲,所以在牺牲前,想在老人家住过的窑洞里睡一晚上。”

李源小声笑道:“我把老大带回来了,晚上一起去您家看您去。”

别说宋家,连最高层面都没这个把握,所以好些人都疏散到各地。

王亚梅又看了看李源,随后叹息一声道:“一个二个的都不省心,你宋叔也去北面了,做一些指导工作。”

李源一脸钦佩道:“还是您家出大英雄……胜利哥还好吧?”

等孙达走后,赵叶红又关心问道:“孩子在那边可还好?”

宋家可不知道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最终没有化为全面战争。

刘雪芳给张冬崖使了个眼色,道:“就是,爸,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不止是战场杀敌一种方式。”

张冬崖笑的跟弥勒一样,看了眼院墙外渐渐昏沉的天色,点头道:“好好,是我说错了。只要好好工作,都可以,都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