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父皇为何会这么说”
“吐蕃喇叭在吐蕃境内身份地位极高,苏尘把一个和尚丢去吐蕃境内,其想法确实是有些天马行空,令人难以揣摩。”
做为本土的佛教,喇叭的地位在吐蕃境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据李世民所知,松赞干布对于这些喇嘛也是极为重视,甚至于不少喇嘛,拥有着超乎寻常的身份。
即便是没有任何的官职在身,但却享受着许多官员的朝拜。
哪怕是松赞干布,在面对喇嘛的时候,都是极为尊敬的,面对大师更是执弟子之礼。
上行下效,可想而知喇嘛在吐蕃的特殊地位了。
而苏尘却偏偏把精通佛法的大唐和尚,丢去了吐蕃。
当两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佛法碰撞的时候,必然会激起无数的火。
甚至于李世民都怀疑,被苏尘安排过去的辩机,能不能在吐蕃活下来。
或许,只是和尚的这个身份,就有可能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只凭一个和尚去吐蕃,从精神层面上,打击瓦解喇嘛的传播,此事怕是很难成功。”
李世民摇了摇头。
虽然苏尘的想法很好,但是想要做到却是不容易。
李承乾笑了笑,“父皇可知道,天下报社最近一直在忙活着什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人都在大安宫了,又怎么会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算是一些大事情,也大多是从李承乾又或者是太监宫女的口中得知的罢了。
李承乾笑盈盈的说道,“徐齐庄他们报社的人,在忙活着出版吐蕃读物呢。”
“吐蕃读物”
李世民一脸狐疑。
针对于吐蕃的书籍
可是,制作这样的书籍,又有什么样的用处呢
等等!
李世民福至心灵,他想到了苏尘之前利用报社,利用舆论的手段。
若是把这样的手段,用在了吐蕃,用在了松赞干布和那些喇嘛的身上的话,想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是在借助着舆论的力量,配合着和尚的行动”
“不错!”
李承乾哈哈一笑,“徐齐庄那边已经先后出版了好些个故事,其中,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以及那些喇嘛们,都被描述成了地狱恶徒。”
“地狱恶徒”
“正是。”
李承乾咧嘴道,“已经有不少的吐蕃子民,知晓了此事也对辩机和尚多了一些改观。”
“我前些日子得到消息,白狼和辩机,如今已经顺利的在吐蕃境内扎根了!”
“扎根”
李世民有些惊讶。
这个扎根可不是简简单单,说留在吐蕃就留在吐蕃的。
一来他们不是吐蕃人,极有可能会被打上奸细的名头,二来一个大唐的和尚,去吐蕃传播佛法,这明显是要去砸人家的场子。
那些喇嘛会这么放任着他们二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面闹事吗
所以说。
辩机和尚二人,能够真正的扎根在了吐蕃,足以证明他们此行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效。
至少,在他们的身边,有着一批人数不少的信徒存在,否则根本无法保护他们的安全。
不需要上报吐蕃官府什么的,那些喇嘛的力量,就足以把他们二人,当做蚂蚁一样,轻易的碾压致死了。
“如此看来,朕还真是小瞧了舆论的力量了。”
辩机二人竟然能够在喇嘛满地的吐蕃,强行夺取一块生存之地,足见舆论的力量,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增幅。
长此以往,或许真的有可能,在吐蕃杀出一番天地来。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的来了几分兴趣,见鱼漂没有动静后,转头看向了李承乾,“你们在吐蕃仅仅布置了一个和尚吗”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一个和尚能顶多大的用场”
李世民:“除了辩机和尚外,你们还安排了多少人进入了吐蕃境内”
李承乾沉吟着:“那些人是苏尘安排过去的,所以具体的人数多少,我目前尚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应该可以保证辩机的安全。”
李世民若有所思。
这些人去吐蕃,是为了保证辩机和尚的安全!
只有辩机安全了,他才能够更好的在吐蕃境内,传播大乘佛法。
只要辩机在吐蕃境内一天,便有机会说服一些吐蕃百姓,让他们成为辩机的信徒。
当辩机的信徒不断的增加,便有了撬动喇嘛的机会!
“舆论是一方面,佛法是一方面……”
李世民沉吟着,“朕觉得,以苏尘的阴损手段,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此。”
“当天下报社的文章,在吐蕃境内传开后,这些文章必然会遭受到重点照顾,甚至不需要惊动禄东赞这个级别的官员,那些文章便会很快消失无踪。”
“真正值得留意的,还是被辩机和尚感化的那些信徒!”
“唯有人才是真的!”
“这些信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方才能够发挥处更多的力量,才有掀翻喇嘛的机会!”
李承乾暗暗思索,虽然李世民对于他们在吐蕃那边的部署,并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缺根据这些信息,推断出来了不少的东西。
当然。
他也知道,辩机感化的信徒越多,对他们未来的行动愈发的有利。
但是,许多时候,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的。
“他们去了吐蕃两个月了,目前也不过是刚刚扎根罢了,想要感化更多的信徒,就需要武力和钱财开路了。”
“其次,吐蕃地广人稀,大部分的百姓,都聚集在逻些城附近,越是靠近逻些城,松赞干布的影响力就越大。”
“如今,他们已经是一只放飞出去的风筝了,他们究竟能够走到哪里,还得看他们的造化。”
李世民默默点头。
一小队的人马进入吐蕃,或许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甚至不会被发现。
可若是大批人马进入吐蕃,那根本是瞒不住的。
所以。
辩机等人只能算是先行开路的斥候,而且是一支孤军,他们没有任何的补给,也没有任何的支援,真正的依靠着各自的能力行事。
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之地。
李世民笑道:“既然苏尘安排他们去了吐蕃,想来是有自己的盘算的。”
“如今高丽,新罗,百济尽皆被解决了,他也该踏上了回长安的路程了。”
李承乾耸了耸肩,“也许那边景色极好,他会在那边游玩一段时间也说不定。”
“不过我倒是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到长安,如此也可尽快的制定,对吐蕃的计划。”
闻言。
李世民不由的摇了摇头。
还是太毛躁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似李承乾这样毛毛躁躁的,保不准是要吃亏的。
但如今,李承乾声威正盛,自信满满,哪怕是他劝告,却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懂。
或许只有他们遇到了挫折之后,才会放缓脚步。
……
吐蕃,弄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