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父刘玄德 > 第515章 封葛对奏

第515章 封葛对奏(1 / 2)

第515章 封葛对奏

这就是刘封的性格使然了,即便他有着后世的知识和历史经验,但他仍然不会贸然使用,因为他始终牢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询问专业的人。

虽然目前他刘封也算是百战名将,如今的东汉帝国之中,即便是曹操,袁绍这样的顶级诸侯,也不敢说能稳赢刘封。

可刘封自己却知道,他的百战百胜,完全是战略角度去碾压别人的。

真就是学会了哥的运营,只要老老实实的a过去,对方就躺下了。

即便是用奇技,诸如奔袭寿春,钱塘登陆、州陵大捷这些,他也仔细的询问了太史慈、张辽、徐晃等顶级骑将,以及董袭、甘宁、周泰、蒋钦这些顶级水将的意见之后,才予以实行的。

故而这次整理了这一份骑兵战术之后,刘封并没有强制推广,而是先发放给了太史慈、张辽、徐晃等人观看,想要倾听一下他们的意见。

只有他们真正认可了,刘封才会放心大胆的推广至全军。

刘封的这份骑兵战术宝典,主要是几大分类。

第一个分类就是蒙古骑兵作战方式,其核心是切角战术。这种战术用于骑兵队步兵的常规战术。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击破步兵。

第二个分类则是金国的骑兵强冲战术,这部分分为两个次级分类。

a次级分类,就是东汉版本的铁浮图,在关键的必要时刻,不惜代价进行重骑兵突击,破阵以达到战术突破的目的。

b次级分类,则是后金也就是野猪皮的战术,以身披铁甲的重装骑士,冲到距离敌军步兵方阵数十米的地方下马,然后以强弓重箭在短时间内进行火力倾斜,给予敌方正面甲士重创,等到对方士气严重下挫,甚至是濒临崩溃的时候,重装骑士们才会重新上马,冲锋蹈阵破敌。

这种战术虽然比不得a次级分类那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但伤亡率和性价比却是要更胜一筹,不过这种战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遇到坚韧的步兵方阵,可不是你一波两波箭雨能够破阵的,甚至来上七八回都破不了阵的情况也是极有可能的。

因此,这个分类的两种战术都要学习,可以区分情况而进行使用。

第三个分类就是冲锋战术,主要分成三种,第一个是蒙古式冲锋,即散兵冲锋法,灵活机动性能拉满,适合机动战、奔袭战、骚扰战,但缺乏决定性突破能力。

第二个是自秦汉时期以来所维持的楔形冲锋,突破点力量最强,但侧翼非常脆弱,需要其他部队提供保护。

最后一个则是刘封特别强调的,便是有史以来最为科学有效,在历史上多次被证明是极为有效的骑兵冲锋战术——墙式冲锋。

毫无疑问,墙式冲锋是性价比最高,效率最强,最为科学的骑兵冲锋方式了。

虽然有着地形限制,但中原可是东汉帝国最大的平原所在,只要别在沼泽、森林这些地方冲锋,那就是无往不利的。

最后一个分类则是刘封所知晓的一些骑兵卫生知识,主要是日常护理,包括清洗马匹、马蹄、鬃毛、鞍具包裹部位,饲料的干净和保质,饮水的洁净、多餐投喂以及防范警惕战马的传染病。

这几份帛书上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这还是简略版,只分门别类的介绍了下分类,每个分类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两句话。

可太史慈、张辽、徐晃等精通骑战的将军看了之后,俱是心神大震。

他们一看之下,立刻就发现了这些帛书上记载的东西是何等的价值,在东汉这个年代,可谓是家学的不传之秘,甚至就相当于是武人豪强们足以媲美经学世家经典家学的存在。

有了这些帛书,几乎可以系统性的训练骑兵将领出来。

这些骑兵将领虽然未必会有太史、张、徐、程、韩这些将领的高度,但最少也是及格线以上的水平,少数能够达到良好。若是学员的人数基础大了之后,未必不能出现前面这些高度的顶级骑将。

“这些……这些帛书上所记述之事,我等均是从来不曾见过。”

太史慈和张辽、徐晃等人对视了一眼,情不自禁的问道:“也不知主公是从何而得,莫非是寻到了什么失传兵法了”

炎黄天下,素来讲究三大功,其中著书立传便是其中之一。

但往往因为保管不力,一旦遇上了战火和政变,很容易就会导致失传,太史慈等人因此才会这般询问。

刘封却是摆了摆手:“这些都是我所写,算是闭门造车,现在拿出来就是想和你们对对车辙。”

太史慈等人恍然,可心中的震惊却是不减反增。

太史慈、张辽、徐晃等将眼下可不仅仅是震惊于这些帛书中记载的东西,同时也震惊于刘封是如何能编撰的出这些内容的。

饶是刘封猜到了太史慈等人会心中震惊,进而对自己产生崇拜之情,但还是没想到这些帛书对于太史慈、张辽、徐晃等人的震撼还在自己预料的之上,当真是惊为天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史慈、张辽、徐晃、程普、韩当等人接连拜访刘封,详谈骑兵帛书上的记载所述。

太史、张、徐、程、韩等人在得到了刘封更为详细帛书,以及仔细阅读了帛书上的内容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脚踏实地的求证,替刘封将这些帛书编撰成书,并取名为《骑经要义》,最后献到了刘封跟前。

刘封苦笑无语,对太史慈、张辽、徐晃等人的推功委名感到很是无奈。

不过易地而处,想必他也应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吧,毕竟这本《骑经要义》的核心思想以及具体分类细节可都是刘封一个人提出的。

太史慈他们也不过是修改了些许与东汉时代冲突不符的常识性内容,又如何敢撺掇主上的荣光和功绩。

将摧锋、挽澜两军以及新军的构建训练等诸事托付给太史慈、张辽、徐晃等将领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中旬。

此时,诸葛亮、陆逊、庞统也先后接到了刘封的命令,赶来寿春相见。

刘封同时叫上了太史慈、陈登、张辽、徐晃等人,与刚刚赶回寿春的赵云,诸葛亮、陆逊、庞统开了一次机密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