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最大的问题永远是钠含量超标,至于不是好肉做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大,毕竟是大品牌,至于添加剂问题,就这么说,感写在配料表上的都是没有问题的,怕的永远是那些不敢写在配料表上的东西,还是那句话,大品牌,相对值得信赖。这小子,怎么也是个商业成功人士啊,怎么会迷信营销号话术呢。不搭理他。
这一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回程的途中收获了一个稀有皮肤,一台人民型蒸汽机车,居然还没有被彻底拆解,而且不知道从哪个调车场里请出来的,居然重新回到了干线客运的位置上。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它的出发地是煤矿,目的地,就是钢厂,自己开着去自己的坟墓,最后一趟拉个客,展现一下最后的落日余晖。
蒸汽机车客运其实取代的相对较早,八十年代,在干线铁路上就见不到客运的身影了,有些比较繁忙的铁路,甚至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被内燃机车取代了。至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前进型,那五个小小的动轮,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为长途货运设计的,根本不能适应频繁启停的客运要求。客车的动轮一般直径都会超过一米七,而且数量更少,名声更大的上游,那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工矿型机车,都是小家伙。
这辆车是七四年在干线客运上退役之后,然后就去了矿区,充当矿区调车用,然后又勤勤恳恳干了二十多年,也走向了自己的车生末路。矿区对他保养的还不错,要不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拉出来让他在跑最后一趟客运。而这辆车的离开,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没落。
为什么,这个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可以说全市经济完全依靠煤矿发展,最早就是个地级编制的矿区,后来撤地划市,才变成了市,就跟林都一样。资源枯竭了,或者说停止开采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没有了,可不就是没落的开始吗。我敢肯定会有人说,说不定人家只是想换成更先进的内燃机车呢,不用否认,王秋望就是这么想的。
人家是煤矿,蒸汽机车的燃料对他们来说,几乎都是免费的,内燃机车的油却要花钱买。有些煤矿一直到九九年还在找机车厂定制蒸汽机车呢,为的就是便宜,至于污染,谁厉害还真不好说。一个煤矿放走了自己的火车,不就说明,这个煤矿已经处于停采边缘了吗。这件事让王秋望有点懊恼,他上辈子枉活七十有六,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想明白,居然还不如他妈,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妇女。
这件事对他自己作为穿越者的骄傲,打击很大,他应该会适应,这种事以后会越来越多,我可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