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成绩差一点,拿不到保送,高考能加个十分二十分的也行。二十分对于他们这些学生来说,就是专科和本科的区别。
现在对竞赛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其实这样并不好,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快就纠正过来了,对于竞赛生的约束越来越大。从专业选择到其它科目成绩的要求越考越高。说白了这就叫专业特长生,数学特长生,物理学特长生,就这么个意思。
这些都和学习有关,还不明显,我说一个比较极端的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现在,在国家级青少年比赛夺冠,直接保送,达标二级,一级,直接加分。这可是体工队的运动员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过几年更厉害,待遇越来越好,居然出现了头部学校专业任选的待遇,但是很快,教育部门就出手了,给体育加分这一项,狠狠地踩了一脚刹车。只能报考体育类大学或普通大学体育类专业,而且加分项目直接被砍了个七七八八。
给的理由很现实,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几个体育项目竞赛上的成绩,远不如教育公平重要。特长生,已经成了一般有钱人竞争有限资源的温床了。有个事挺有意思,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人居然提出了体教结合。体教结合,你愿意给人家结合,人家不愿意给你结合啊,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项目,居然还像模像样的执行了好几年,挺搞笑的。
真正的顶级有钱人,不怎么在乎这个资源竞争,但是一般有钱人,拿不到顶级的资源,你让他们花几千万,几个亿捐个实验室,换几个入学名额,也不现实,所以特长生,就是他们的另一条赛道了。我知道的就有一个,学数学的,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竞赛培训,然后依靠国奖保送大学,最后结果是什么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延毕。所以就有了,竞赛所用的数学思维和一般的数学教育,数学研究不同这一说法。
那么为了弥补统考会隐藏真正的天才这种遗憾怎么办,单招,这一点不占用公共资源,而且,也不是只考一科,相对单科竞赛,更加公平一点。
但现在不是这样,现在追求的是效率为先,而竞赛就是效率最高的选拔方式。王秋望今年六月份参加了省希望杯小学生数学竞赛,拿了一个全省第一,满分一等奖,别说直接投来橄榄枝的初中了,就连县镇两级,就给了不菲的奖金,加起来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他数学老师和班主任都拿到了一定的奖金。更有甚至,居然还有高中发来预定邀请,也就是说等他中考的时候,只要过了市线,就能去上学,那时候他才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