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道开放题,其余人也就并没有想着再继续等标准答案。
这种题目也抄,谁知道会不会被判个抄袭直接扣减寿命。
职业装女紫荆看着试卷上的题目,敛眉思考片刻,以法家思想为纲领提笔在卷面上写下:
“应制定新法,制定良法、统一司法、保障人权、贯通中西。”
其核心思想是建立现代法治体系,如废除酷刑、推行法律平等,通过法治和干涉主义实现富国强兵。
在紫荆身后的白夜思虑良久之后,以医家大道的思想,在试卷上写上
“废八股、兴学堂、强体魄”
并以此为核心思想,文中痛陈鸦片流毒使国人羸弱如枯苇,甲午海战将士竟因体力不支坠海溺亡,字字泣血间似见";东亚病夫";的屈辱烙印。
三痴僧人的桌案之上,此时也已写好了大半篇章,竟是写就了一篇经文。
“众生造业如蛾扑火,鸦片蚀骨、贪腐噬心,轮回六道终须自渡。”
大意是言明了当时社会的道德崩坏,鸦片流毒、官僚腐败。以佛家“业力轮回”之说,劝诫众生止恶向善。
其文虽言辞雅驯,却如暮鼓晨钟难醒醉世之人。
天弃者这边。
魅影姬思考良久在试卷之上提笔,“广设勾栏以充国库之需,多置教坊而裕国库之帑。”
这篇文章也有些文采,在其描述中,勾栏、教坊司不仅是娱乐场所,更能带动周边产业,如酒肆、茶坊、衣饰等。
甚至还引经据典,写出南宋临安曾凭借西湖勾栏与夜市,商税收入占全国三分之一。
小芳、铁牛、太岁三人也是各以自身经历和命途特色,写下自己的救国策。
至于王鹰这边,更是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已写了大半张试卷。
他活了一百多年,是那一场历史的亲身经历者,他不认为有人能够比他更懂那一场历史。
回首这半生,自己年少之时,紫禁城的琉璃瓦仍泛着暮色,但帝国的根基已如朽木。
自己曾于菜市口见六君子血溅青石,谭嗣同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至今仍萦绕耳畔。
腐朽的清朝灭亡后,曾于京师见过陈独秀携《新青年》入京,亦见过李大钊宣讲马克思主义,更见学生血书“还我青岛”,方知旧官僚体系已如虫蛀梁柱,救不了华夏。
北伐军马蹄声中,“工农联合”的宣言如金石掷地。昔年谭嗣同“流血启民智”之语忽现心头,方悟救国非一人一策可成。
后那股红色力量席卷了大地,漫卷的红旗最终打破了百年屈辱,迎来了属于华夏崭新的年代。
回首自己这一生,王鹰颇为感慨的叹了一口气,在卷末写下了:
“救国非独器物之变、制度之争,更需唤醒亿兆民心。”
“昔日张之洞言“中学为体”,康有为倡“君主立宪”,孙中山呼“三民主义”,皆如盲人摸象。唯民众觉醒、道路自主,方是破局之钥。”
“救国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导不如与民同舟。”
当他停笔时,宣纸已承载百年沧桑
这一篇文章几乎凝聚了他此生的所有心血,猛然回首那段早已埋葬在内心之中的历史,的确是不胜唏嘘,凝望着笔下的文字,一时之间有些愣愣出神。
好在以他强大的心态还是很快就将这状态扭转了过来,不由会心一笑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