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正林的话让程感到无地自容,自己认为吃亏的事情既然在魏国却被认为自己占了便宜,而关于巨鹿书院的财富魏国竟然不仅不索要,反而会给予资助,这种大度让程耀深感惭愧。
只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能怪程耀,虽然他一直待在魏国对于魏国的许多政策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魏国也是有着许多新政策是没有进行对外公开的,这些政策许多时候都只有少数的一些人知道,更别说他这个外来者了。
儒家的大儒在圣武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是十分受统治者推崇的的,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需要这些大儒的名气来稳定自己的统治,稳固百姓的民心。所以程耀才会认为魏国也会让巨鹿书院当中的大儒直接为官,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程耀赶忙说道:“王爷误会了,我只是有些不敢相信魏国竟然会如此大度,要知道如果巨鹿书院在其他国家的话,是不可能受到如此优待的。”
楚正林笑了笑说道:“我们魏国自从现任的陛下登上皇位过后就不再像其他国家那样对儒家大儒如此依赖,而是更加的注重官员的办事能力方面。巨鹿书院的大儒也并不是说不能进入魏国的朝廷为官,而是需要通过与其他官员相同的考核程序,只要能够通过相应部门的考核,就能获得相应的官职。
当然如果巨鹿书院当中真的有大儒和学子想要进入魏国朝廷为官的话,最好在把巨鹿书院的总院搬到魏国过后就报名参加考试,不然的话一旦错过时机,以后就更加难以考上魏国的官职了。”
有了楚正林的解释程耀也完全的清楚了魏国现在朝廷录取官员的政策,心中对于提出这项政策的人充满了敬佩。魏国的这种选拔机制不仅公平公正,还能确保官员的能力与忠诚,避免了因名望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弊端。
要知道作为巨鹿书院的大儒,程耀看过太多儒家的大儒在治理国家时,因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干导致政务荒废。程耀想起了圣武大陆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在几百年前圣武大陆上发生过一次因大儒有名而无治理百姓的能力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悲剧,这个大儒并没有做出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事情,然而他带个当时那个国家的危害却远胜于贪官污吏。
当时这个大儒在一个小国担任丞相,推行了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却是不切实际的政策,而且这个大儒还认为读书人就要比其他的百姓高贵,甚至不允许国家当中有商人出现。
结果一次大旱灾降临,因为没有商人的调度和储备,百姓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度过灾荒,最后百姓们为了活命而纷纷揭竿而起,最终这个小国家的政权就这样被推翻。
这件事发生过后就让程耀开始反思巨鹿书院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否过于理想化已经脱离了实际了。在看见了魏国的教育改革过后他就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大儒协商把巨鹿书院的总院搬到魏国。
而现在听了楚正林所说的魏国选拔官员的政策过后,程耀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