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46章 李屠夫也是你叫的

第46章 李屠夫也是你叫的(1 / 2)

“跪下!”对于这些朝廷要员,夏军士兵可不会丝毫客气,直接上前,踹在他们的腿弯上。

“扑通通!”一声声沉闷的声音响起,七八十名男女,当场跪倒大半。

只有十几名衣着华贵,气质高雅的中年文士,似乎比较硬气,死撑着不愿下跪。

“呵!”韩忠面色微微转冷:“一个个的,还挺有骨气!”

“就是不知道,是你们的骨头硬,还是老子的屠刀更利...”

“哼!”人群中,一名面色威严的中年文士踏步上前,哼声道:“尔等粗莽匹夫,可知我等何人,竟敢如此无礼...”

“哦...是何等人呐...”韩忠见状,嘴角扯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中年文士瞥了眼粗鲁贼将,一甩袖袍道:“吾乃当朝侍中,纵使是孙大帅见了,也要小心招待...”

“汝区区一介贼匪武夫,岂识高门,岂晓名士...”

这个时代,世家才是主流,高门名士,才是真理的标准...

甚至就连大汉的人才的选拔,和晋升的通道,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这些名流手中的...

因为两汉选拔人才,选拔官吏,实行的是一种察举制。

即地方上的州郡官员,根据贤良孝廉秀才之类的标准,推举自己属地内有名望,有品德的读书人去当官儿...

特别是东汉因为长期的外戚干政,中央权威下滑,刺史郡守等掌握地方最高权力的官员。

常常直接征召当地,有名望的名士,来自己麾下当官,这就叫做征辟。

而察举与征辟的标准,便是名望,但名望这东西。

依靠的是相互追捧,商业互吹,是口口传播。

而这些,掌握了大量权力资源,和经典解释权的世家大族,才有资格,在阶级森严的中原郡县交游论谈,声张名望。

他们聚在一起,讨论时政,评议名士,把控着社会舆论,和名士的鉴定权。

比如大汉荆襄地区像刘表 、 陈翔 、 范滂 、 孔昱等这些,相互吹捧的所谓中原八俊...

亦有有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等东汉士大夫集团,相互标榜的中原八顾。

亦有河内的司马八达、八厨、八树等等,就是所谓的大汉名流,又或者叫清流。

而站在这些世家高门对面的,则是寒门军士出身的官员,他们被称为浊流。

有些重要的官职,只有清流能当,但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哪怕如今,因为战争频繁,寒门将领依靠军功一步步高升,有机会晋升高位。

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能跻身高门,就能被这些传承千百年的真正高贵者,所认同...

亦如现在的夏军,以及臧霸韩忠等,贼匪出身的将领...

哪怕他们位高权重,哪怕他们统军一方,掌握着数以百万人的生杀大权,依然不被朝廷中某些所谓的名流,放在眼里,乃至轻慢...

“朝廷侍中!”韩忠眉头一皱,对这些名目不甚了了。

他是泥腿子出身,除了对夏军中的一些将军职位,有些了解外...

对于朝廷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官位,那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啪!”随行的秃头会意,直接一记大耳光子,将那名士打的晕头转向。

他面色不耐,反手又是一耳瓜,给所谓的侍中清醒清醒:“少废话,我家将军问尔等姓名,别扯其它没用的!”

“在敢啰啰嗦嗦,老子不介意削了你的脑袋...”

秃头长的狮鼻阔口,五大三粗,蹭亮的大脑门子上,就差写上老子是坏人的字样了。

作为一名匈奴出身,域外蛮夷,八旗兵团,正白旗主,兼头号狗腿子

正是本色出演,对于韩忠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此时兴起,扇起人来,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熟练。

“你!”那人缓过神来,想要开口谩骂,但触及到对方煞气森然的眸子时。

他话到嘴边,变成了:“吾乃汝南袁诚安,尔等可是李屠夫麾下贼将...”

“噗嗤!”昌豨腰刀出鞘,一颗大好头颅,冲天而起。

死前还带着,一抹诧异,一抹不甘,和深深地怨毒...

想他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走到哪里,只要是有点见识的,不得客客气气,好生款待。

这些北方来的粗莽武夫,却如此的不讲道理,一言不合便要人性命...

“哼!”昌豨随意的擦了擦刀尖鲜血,冷声道:“李屠夫也是你叫的?”

“谁借给你的勇气?又是从哪里借来的胆子?敢如此放肆?”

昌豨对于这些个所谓的朝廷名流,没有丝毫好感,所谓的偌大名声,在他这里也起不到丝毫作用。

相反名声越大,越不识趣,也让昌豨越不顺眼...

这些个朝廷名流,多是世家大族出身,有学识有见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信南下中原,称霸天下的大势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