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瑶心中无奈,暗自腹诽这启铭步步紧逼,却又让她难以直接拒绝。她微微皱眉,黛眉轻蹙,思索片刻后说道:“瓷器鉴别,首先要看胎质,坚实细密者为优;其次是釉色,均匀纯正、有光泽者为佳;再者是纹饰,寓意吉祥、绘制精美的瓷器更具价值。不过,这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积累。”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泉流淌,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条理清晰,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赵启铭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将话题引回商业的绝佳时机。他微微转身,身姿挺拔如松,面向丁瑶,目光紧紧锁住她的眼睛,说道:“丁小姐对这些物件的了解如此深入,想必在商业谈判中也能凭借这份敏锐的洞察力,占尽先机。我听闻丁家在与各地商家的合作中,总能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不知丁小姐在其中可有什么独到的心得?”他的眼神中透着强烈的探究欲,试图从她的回答中获取关于丁家商业运作的关键信息,仿佛要将她的心思看穿。
丁瑶心中警铃大作,她瞬间意识到赵启铭的意图。但她依旧从容不迫,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狡黠,说道:“启公子过奖了,商业谈判之事,主要是家父在负责,我不过是偶尔在旁协助。其中的门道,家父更为精通。我能做的,不过是在一些细节上提供些建议。”她的回答巧妙地避开了赵启铭的问题核心,既没有直接拒绝回答,又没有透露过多信息,让人捉摸不透。
赵启铭心中有些失落,但他久经风浪,并未气馁。他笑着说道:“丁小姐太过谦虚了。我相信,以丁小姐的聪慧,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之处。不知日后,我是否还有机会向丁小姐请教?”他微微前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能与丁瑶保持联系,为后续的接触创造机会,那模样仿佛在等待命运的裁决。
丁瑶心中暗自思忖,这启铭三番五次试图接近自己,看来不会轻易放弃。她微微一笑,说道:“若公子有兴趣,日后若有机会,我们自然可以交流。只是我近日家中事务繁忙,恐怕不能常与公子相聚。”她的回答礼貌而又委婉,既没有拒绝赵启铭,又给自己留了余地,恰似在复杂的棋局中巧妙地落子。
这时,丫鬟端着新沏的茶走进来。丫鬟脚步轻盈,小心翼翼地将茶盘放在桌上。茶香袅袅升腾,那股清新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房间。丁瑶伸手示意赵启铭品尝,说道:“启公子,这是余杭特有的香茗,尝尝看是否合口味。”赵启铭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茶香四溢,口感醇厚,果然名不虚传。”他放下茶杯,目光却望向窗外,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次与丁瑶见面的机会,以及如何才能突破她的防备,获取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