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堪称进化的实力(二合一)
购买车身广告位
听到秦连杰的想法,陈向北脑海中思索起来。
方程式赞助类型多种多样,有对车手的直接赞助,也有对车队的直接赞助。
还有便是通过车手关系间接赞助车队,有点类似于后世网络用词的“带资进组”。
之所以会出现“转一道手”的间接赞助,主要有两种方面的原因。
第一种便是车手的影响力有限,赞助商为了扩展品牌知名度,更需要赛车上面的广告位宣传。
就好比“御三家”红牛、梅奔、法拉利,整场f1赛事转播镜头焦点,基本七八成都放在它们身上,这时候赛车上面的广告相当于全球直播。
相反车手赛车服上面的广告,如果蹭不上赛前或者赛后采访的话,可能全场下来没几个镜头。
同时通过车手关系去赞助车队,还能起到稳固席位的作用。万一车队想要解约换人,还得考虑赞助商会不会跟着跑了!
第二种出现在争夺f1席位,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首要考虑的不是赛车广告位宣传,纯粹是赞助商需要一名f1车手在围场内存在,可以通过其他边际效应把成本给收回来。
比如说周冠羽进入f1的最大赞助商久事体育,当时阿尔法罗密欧赛车上面压根就没有出现logo,它也不在乎这么一个广告位宣传。
甚至于很多普通人,都不知道它是周冠羽的最大赞助商。
但只要周冠羽能出现在f1围场内,中国大奖赛能正常举办,久事体育就相当于达成目标。
彭盛对陈向北的赞助,以及承诺出钱帮他竞争f1席位,某种意义上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通过车手间接赞助,钱肯定都是车队赚了。
不过陈向北参加格兰披治大赛车很特殊,他代表的参赛车队是布朗gp。
可问题是布朗gp刚完成重组收购,压根就没有f3梯队,相当于仅仅挂了个名。
一切赛事支出跟技术支持,完全由陈向北自己搞定。
权责对等,赛事期间的收入同样归属陈向北,不用跟任何车队分钱。
“没问题,钱打我卡上就行。”
陈向北点了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
秦连杰还存在友情赞助的可能,曹安愿意出钱共同买赛车广告位,站在商业角度意味着收益肯定大于支出。
既然是互惠互利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谈妥了赞助方面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吹着山风随便闲聊。
秦连杰说了些陈向北离开之后南云山的变化,以及广深地下赛车圈子对他的崇拜。
毕竟在外界眼中,这可是从街头走向f1车队的传奇!
想想看一年前还被称之为吊毛的高中生,现如今却签约了布朗gp车队,还即将要参加著名的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
整个历程简直就跟编故事似的……
现在很多南云山的本土车手,不管认不认识陈向北,反正都在外面吹嘘曾经跟“车手北”有过交手,把这当做自己的辉煌战绩。
以至于当初真正跟陈向北跑过,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沦为笑柄的晒命辉。伴随着陈向北签约布朗gp车队之后,都意外咸鱼翻身成了南云山的名人。
奔驰ag输给“车神北”的卡罗拉不意外。
就好比让你开法拉利,也不一定就能跑过舒马赫的“三轮车”。
听到秦连杰讲述这段话的时候,陈向北还神情复杂的望了晒命辉一眼。
他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让这吊毛占便宜!
说完南云山的故事之后,秦连杰开口询问道:“向北,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澳岛”
“就这两天吧。”
“不过去澳岛之前,我还得去港岛拜访下长辈。”
陈向北说的长辈就是张智聪,他虽然已经退出了赛车行业,但给予自己的帮助依然不小。
“东望洋赛道熟悉吗”
“不熟悉。”
对于这一点,陈向北很坦然承认。
他在回国之前,认真看了格兰披治的比赛录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熟悉赛道。
可问题是看的越多,他发现澳岛东望洋赛道细节变化,几乎每一年都有所不同。
这其中包括道路沥青变化,赛前翻修变化,甚至于金属栏杆、隔栏水马、轮胎缓冲墙的摆放不同!
要知道街道赛由于没有足够缓冲区的缘故,它对于操控精准度要求极高,顶级车手对于赛道边缘距离的判断是厘米标准。
如果到了塞纳、舒马赫这种级别,出现毫米标准的过弯操控都不意外。
注意了这个厘米、毫米标准,是建立在赛车用上百公里时速过弯的前提下,而不是开辆家用车磨磨唧唧的擦边,说自己也能拥有厘米级的操控精准。
车神塞纳至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那便是他84年在美国的达拉斯大奖赛,由于这是一条街道跟公园临时改建的赛道,主办方为了节省资金采用广告牌充当隔离墙使用。
排位赛飞驰圈塞纳车头前鼻翼撞墙了,他返回维修站之后却向车队报道并不是自己的操控失误,而是赛道这面隔离墙主动“撞”了他,申请赛会组织进行调查。
换作其他任何人说这番话,估计都觉得这吊毛真能甩锅。
尼玛的开车上墙就算了,还能找个这么离谱的借口!
但这个人是历史级天才车手塞纳,并且他还跟车队一再强调,前面一圈用同样方式过弯没有撞墙,自己的操控没有出现任何失误,过弯切线绝对是一模一样。
带着这份疑惑,车队向fia申请调查,通过赛会工作人员的现场测量以及观看录像。
确定了由于广告牌的固定缺陷,前面有一名车手轮胎擦到之后,导致位移了不到两厘米。
紧接着塞纳的飞驰圈经过,就因为这不到两厘米的赛道变化,发生了前鼻翼上墙事故。
如果说塞纳的故事太过遥远,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故事。
韩涵对自己操控精准度的评断,给出的标准就是一本书的厚度。
至于这本书到底是字典,还是说普通的练习册,就纯看当时的状态跟发挥,以及对赛道的熟练程度。
“澳门东望洋我比较熟,再加上它不是封闭赛道,到时候我可以陪你跑两圈熟悉一下。”
“你还跑过东望洋赛道”
陈向北语气有些意外。
秦连杰不是不愿意成为职业车手,他怎么会熟悉东望洋赛道。
“我跑的不是东望洋赛道,而是东望洋街道。”
“别忘记了,我是港岛人。”
秦连杰特意强调了一句,只有在比赛的封闭期间,东望洋才能称之为赛道,平常就是一条普通街道。
他来广深之前就跑过港岛地下赛事,某种程度上港澳不分家,自然对于东望洋的道路特征比较熟悉。
“好,我去港岛就通知你。”
聊的差不多了,陈向北看了眼手机,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一点。
“秦连杰,你等下有事吗”
“没事,你要做什么吗”
秦连杰反问一句,他知道陈向北向来不说废话。
“没什么,就是这山顶不好打车,送我一程呗。”
听到这句话,秦连杰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他想起最初见到陈向北的第一面。
这家伙就是自己没车,打着一辆摩的来到南云山顶。
想到这里,秦连杰从口袋掏出车钥匙递了过去。
“还是你开吧。”
“想让我露一手”
如今跟秦连杰相处久了,陈向北同样很理解对方意图。
“嗯。”
秦连杰点了点头,今天这么多光点车队成员前来,每个人都有着一副期待的神情。说穿了就是想亲眼见证一下,陈向北这个传说中的南云山车神,到底有多快多强。
顺带感受一下,职业方程式车手跟街头山道车手的区别。
“那我就过两个弯吧。”
现在的陈向北,自然不可能去跑一场山道赛。
不过友情展示下几个弯道技术,那还是没多大问题。
接过秦连杰的车钥匙,他坐上了对方这辆思域type-r驾驶室,就这么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点火启动。
说实话,广深地下车圈很多人对陈向北的吹嘘,更多是基于他在方程式领域跑出来的成绩,然后通过各种脑补美化之后的画面。
真正看到陈向北跑南云山的没多少。
更是没有一个见过他跑完全程。
原因很简单,陈向北从来没有公开跑过全程,他最后一次驾驶斯巴鲁翼豹sti,也仅仅跑了半程甩掉秦连杰之后,就减速正常开下山。
伴随着陈向北一脚油门下去,思域type-r发动机指针精准的停在了五千转的位置,然后就如同固定住了般纹丝不动。
坐在副驾驶的秦连杰见到这一幕,脸上直接流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要知道这辆车是爆改的思域type-r,从底盘到悬架到动力,可以说能动的地方基本上都动过,整个调校数据跟原厂完全不同,就连发动机转速都达到了万转赛道级标准。
换作其他人准备弹射起步,空档补油的情况候由于起步扭矩太大,反倒轮胎承受不住会烧胎打滑。
陈向北第一次开这辆车,就摸准了大概的起步最佳转速,难道说这就是方程式车手拥有的顶级车感吗
“坐稳了吗”
陈向北把手放在手刹上面,轻声朝秦连杰询问了一句。
“嗯。”
话音落下,就听到“啪”的一声手刹按下,然后思域type-r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整个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响胎声音出现。
“安队,陈向北的起步,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