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学习开始了,因为人数较多,他们分为了几组,组织成员自成一组,年龄小的又分成两组。
今天的生活会除了每次必学的内容外,主持人还拿出了几份来自国内的报纸,开始给大家念一念最近的新闻。
过来已经几个月了,国内的消息很少,他上个月寄给童佳佳和王园长的信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回信。
不走特殊通道,这信件流转的速度也太慢了,也不知道家里情况如何。
如今能听到国内的报纸也是不错的,所以他很认真的听主持人读报。
“7月16日,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提出了‘晚、稀、少’的策略。”
“什么意思呢”主持人读完一条就开始解读内容。
“‘晚’是指晚婚晚育,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孩子;”
“‘稀’是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
“‘少’即少生,是指一对夫妻不超过两个孩子。”
“领导也曾经对外说过:中国人多,他们怕。我们也怕,因为人多要吃饭,要穿衣,那个问题可多了。”
台上在巴拉巴拉的不停的讲,孙志伟则在回忆前几年的计划。
那时候说“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如今改为“不超过两个,三个的事情提都不提了。”
这已经有个递进的趋势在里面了,再过几年又会把“‘最多两个’去掉,改为‘最好一个’”,直到八十年代立法确定。
记得那年他还让童佳佳放出消息,让想生的赶紧生,这几年已经硕果累累。
好像他在语言培训班培训的时候,动作最快的几个老师已经开始把家里的小子送进幼儿班了。
这就很好,正好错开了时间,园里也不会为难,等以后越来越严,各个单位的妇女主任可就不好当罗。
就在他思绪开始发散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一个使馆工作人员匆匆进来,跑到台上领导耳边耳语了起来。
孙志伟看到台上的领导脸色一下子铁青了起来,然后就起身出了会议室。
大家在台下议论纷纷,主持人赶紧拍了拍桌子:“都安静,领导有急事要处理,我们继续。”
然后,主持人开始继续念报纸:“8月26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
这依然是一个重磅消息,可刚才台上的情况让大家纷纷开始联想,台下已经没几个人愿意认真听讲了。
眼看着会议已经进行不下去了,台上的副领导决定提前结束会议。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不要乱跑,今天中午吃饺子,来迟了可就没有了,解散吧。”
领导领头出去,大家才在后面三三两两的离开。
孙志伟看到旁边不远,正是跟他同批过来的孙曼霁、吴祖泽,就凑了过去。
三人已经比较熟悉了,就一起出了会议室,路上孙志伟向两人打听情况。
孙曼霁是女同志,跟使馆的几个女同志关系不错,她的消息一向灵通,这时候她正小声的说着会议前打听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