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这些书籍封面上都写着《永乐大典》四个字。
这个他有印象,记得2020的时候,他们馆长在采访说明确的说了,他们这里藏有49册《永乐大典》,但这里他只看到了22册。
其他的呢在这个房间内搜索一圈,再没有别的《永乐大典》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他赶紧把注意力集中到空间里,刚才收了几万件纸质文物,其他的《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这批没有清点的古籍当中。
那次采访都是21世纪了,现在才20世纪70年代,很有可能其他的部分还没有被整理出来。
空间里找东西是很方便的,书籍的纸张大小年代都很清晰,他通过戒指的鉴定功能很快就找出了类似的书籍,一共有200多本。
他把这200多本一一分辨,确定里面有127本是《永乐大典》,算上刚才那个房间的22本,合计149本。
那个狗日的馆长面对记者,居然面不改色的就漂没了100本,孙志伟差点气着了,没想到自己在21世纪的报道中,还发现自己前世有被骗的时候。
这时候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拿呗。
他心神一动,整个房间中四百多件,已经被分辨完成的珍宝,就被他收到了空间中。
之后,他将空间对准了地面的展馆,确定巡逻人员都在警卫室内休息,他开始将展馆内他选中的文物快速收进空间。
10分钟不到,全部完成,他也不再停留,开始沿原路快速返回。
一边用空间在前面开道,一边在后面填土,几分钟后,他再次回到出发时挖出的树边地洞。
回到地面后,他将洞口掩埋好,看着明显不同的地面,他又用空间在四周零散的挖了一些杂草,种植在刚才挖掘的洞口位置。
此时已经是深夜,外面行人稀少,为了不被夜里巡逻的警察盘问,他又找了一家酒吧混了半夜。
次日早晨,他没有回剑桥,而是继续在市内参观景点,又拍了一些照片,直到傍晚才回到苏珊家。
第三天早晨,伦敦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发出了同一篇文章,《大英博物馆数百件珍宝被盗》。
孙志伟在‘数百’这个数字上停留了一会,眉头一挑。
这个大英博物馆真有意思,是真的没发现还是在掩饰什么
自己可是拿了十多万件呢,包括地面展台的200多件,地下珍宝室中的400多件,还有库房未清点的文物十万多件。
未清点的库房中的没发现很正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东西,但是地下珍宝库中的几百件为什么没有报道出来
他不太理解,也不想理解,反正肯定也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他估计,是怕报失的太多,让人们对博物馆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
他们这里可不止自己的文物,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借来展出的文物。
这种借出文物到它国展出,也是文物界经常做的事情,咱们国家也经常这么干。
不过自从出现过借出的文物被损坏的事情后,国家就拟定了一份《禁止出境文物清单》,很多最珍贵的文物,不再被允许借出国展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