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的意思是,我们也成立互助会社?”对于这个新名词,众人显然都有些陌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
“可是我们既没有耕马,也没有水坝水渠,对了,还有农家的那些人指导耕种……”
“互助会社的几个村都是免除赋税徭役的,我们也有这个待遇吗?”
“咱们村儿里头没铁匠铺子,哪儿来的本事置办那么多家伙事儿,也种不了那么些地。”“我那儿的乡亲们不提工匠,还尽是些老弱病残,干不了这些活儿!”
亲自下地头儿看看,确实比自个儿费劲巴拉地讲大道理强,大伙儿对互助社的成功,心里都有数。
这正是朱樉盼着的,等大家把自己的难处都说完了,他才开口:“团结就是力量,分开了就弱了,不合作不分工,只能干等着困死在城里。”
“那咱们该咋整呢?”大伙儿的心都被吊起来了,眼巴巴地瞅着朱樉,都盼着他能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朱樉这互助社的成果固然让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可心里也明白,这样的模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照搬的。
朱樉心里有谱,伸手比了个三,做了个“OK”的手势,铿锵有力:“回城,建村,组社!”
这三个词儿大伙儿倒是不难懂,可反应却各不相同:“城里头还能住人?”“咱们的地太远了,回了城咋种地?”“我们家去年才盖了新房子……”
别说别人,就连互助社的人也有点儿犹豫。
虽然之前朱樉提过要带大家建新城,但大家都以为就是在村里找个地方建,没想到是要回洛邑。
这地方离洛邑二十里地,骑马倒也快,但真要是都搬回洛邑,这儿辛辛苦苦的成果不就白费了。这季的收成已经让大家很满意了,自然舍不得就这么放手。
朱樉却有自己的打算:只有把人聚起来,把能用的资源都聚起来,才能集中优势兵力,对付要面对的“敌人”一个一个击破!
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分散住的村子实在不好管理。
别的不说,光是给每个村子配上完善的水利系统,就是个好几年都未必能完成的大工程。资源这么紧张,他怎么可能浪费在这上头。
这段时间朱樉想了很多,甚至有时候都想得头疼:这个烂摊子太难收拾了。
想了好些天,最后他才从自己那个时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点启发:只有把人聚起来,才能让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本来如果没有这事儿,他也打算把互助社的人都聚在一块儿,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让各项计划顺利进行,起因也是这个。
一想明白,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当初周王室为了自己的小算盘,把好地好田都划归王室直属,分出去的大多是不好种的地方,而且也很分散。
现在他执政,自然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些最适合耕种的肥田沃土。至于放弃这一年来互助社的各种设施,他倒没什么负担,以他的手段,这些东西都能轻易弄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