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将平时都是远远地看着公孙度,他的级别太低,公孙度都不认识他,只不过他身上的辽东军装束告诉公孙度,他是公孙度的手下。
“是!”那个守将看到公孙度下令,立刻执行:“全体有令,立刻下城墙集合!”
不一会儿,南门仅剩的百余人就在城墙
“好!”手头有点人之后,公孙度立刻恢复了枭雄模样,开始指点江山:“今日突遭贼人袭击,此城已成定局,诸位只要护送我回东莱,就是大功一件,我们现在立刻出发,无需多言!”
守将一听,心想:不对呀,阳统领不是说要把其他几个门抢回来吗?怎么这就跑了?
不过,这守将不是什么死脑筋,立刻明白了公孙度的意思,赶紧指挥手里这点人陪着公孙度逃跑。
其实,公孙度的判断是对的。
孙观之所以能进城,靠的就是这两年在剧城内扩容的地道,还是早年就存在的暗道。这地道本来是刘某这个国主的祖上挖的,当时只是给刘某这类子孙一个逃亡的手段,被孙观发现后,进行了改造,可以从地道里运兵,不多,也就是两千人,但是这些人足够给城内的一处城门重创了,孙观选择了徐翕离得最近的城门。而徐翕也是跟孙观想到了一起,他带着两万泰山军,在孙观趁夜打开了西门之后,立刻冲锋进入西门,瞬间控制了西门,然后二人将部队一分为二,分别攻打北门和东门,削弱城内的守军力量。
其实城内有着整整两万人的部队,如果反应及时,不至于被孙观和徐翕各个击破,可惜带兵的统领阳仪也在公孙度安排的宴会上,还喝多了,等阳仪酒醒的时候,只有南门还没被攻打,于是阳仪跑到南门把守军全部带走去夺回其他各门,只在南门留了百余人防守。
然而正如孙观对辽东军的印象,不经打,双方其实兵力悬殊不大,但是辽东军在泰山军的攻击下,几乎一触即溃,孙观带着一万泰山军摧枯拉朽般的击败了北门的守军,徐翕那边虽然费点事,再加上南门的守军过来帮忙,稍微耽误了一下,但是也把东门成功控制了。
阳仪看到完全没有胜算,再加上公孙度的两个传令兵,已经通知各处守军撤离剧城。阳仪也不耽误工夫,立刻带兵从南门逃出了剧城。
几乎是一夜间,北海国的剧城又回到了泰山众孙观的手里,而刚才还在宴会上意气风发的公孙度只能在北海国境内开始他的逃亡之旅。
不过,公孙度不知道的是,他的逃亡之旅不会只在北海国境内,因为在孙观攻打剧城的时候,袁熙已经让张合与甘宁派兵从乐安郡绕道,一路轻松拿下都昌、下密两座城池,直扑胶东城,就是为了堵住公孙度北上东莱郡的所有道路,把公孙度的部队完全拦截在北海国境内。
而袁熙自己因为带着大军前进,会慢一些,不过这会他也已经进入临淄城招呼各个世家代表和刘氏宗族们了,这些家伙就是一帮墙头草,谁当老大无所谓,只要保证他们的地位就行,袁熙虽然不喜欢这些人,但是还是得像个枭雄一样,跟他们笑脸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