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人真的可信吗?”鞠耀有点担心,袁熙向来对于自己招揽或者受降的人,都太过信任,并州的高柔和仲长统就是典型的例子。
“没关系的,不是还有小六他们在吗,有什么事,我这些近卫营的家伙就能搞定,留下来休整的也都是河北军。”袁熙当然不担心荀攸和于禁叛乱,在定陶城驻军的部队和中层将领都是袁熙手底下的人,部队也主要是河北带来的,根本不用担心。反而是出外作战的三路,投降的部队和乌桓人偏多,需要由袁熙信任的将领带兵。
“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各位,之所以给各位的部队不多,就是担心各位再次自把自为的南下攻打豫州或者徐州的地盘,虽然我们现在占优势,但是曹军经营这些地方已经好几年了,不是可以轻易打下来的,还望诸位进军时务必小心。”诸葛亮在袁熙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些事项。
“是啊!我们最初拟定南下决议的时候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现在这场战争可算是压到对方脸上了,我们不能骄傲,当年我父亲带兵都打到鸿沟水边上的官渡口了,还是输了,而且还输的一败涂地。不就是因为没能稳扎稳打,后方又不稳,最终在仓亭八万人丧生。这次坚决不能出现这种状况!”袁熙看到在场的被诸葛亮提醒,还有些不乐意,立刻给自己的首席军师撑场子。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事是谁在安排的了,赶紧集体应道:“是!”
诸葛亮对于周围的人总是不太喜欢听他说教一事,也不放在心上,要知道他也才二十三岁,正常人谁也不会听一个年轻人的教育,也就是袁熙才会一句一句的问询诸葛亮。
之后的日子里,袁熙直接带兵驻扎在定陶城边上,白天在定陶城处理各路发来的文件,晚上回军营休息。
董昭的弟弟董访看到袁熙这样来回,有点辛苦,他作为袁熙封的定陶城城守,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董访邀请袁熙到董家居住,袁熙一开始以不方便为由,本想拒绝,但是进了董家才发现人家作为定陶城的大世家,地方多的是,住袁熙整个近卫营都没问题,袁熙当然不会让近卫营进来居住,不过“二十三卫”在陈伍的带领下进入了董家的外院居住,袁熙则是住进了董家的内院,也是唯一一个在内院非董姓的男人。
不过,袁熙没有心情和时间去一一欣赏董家的美人们,因为他最近的事务繁多,不光是兖州这边的事务,干支营传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河北那边的各项事务有一部分很重要的也送到了定陶城,由袁熙处理。
因此在定陶城,鞠耀派人正在重建兖州刺史府中,袁熙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另外,每天袁熙都会去一趟城外的军营视察各部队休整情况,防止休整的部队懈怠,而且袁熙严禁驻扎的部队成员随意进入定陶城内,除了去定陶城内轮换的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