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沈战吊都没吊二人。
对于皇室宗亲现在沈战是八百个看不上。
也就是沈战事儿太多。
一旦沈战闲下来估计就该轮到皇室宗亲们倒霉了。
人情往来讲究一个投桃报李。
沈战如此大气崇祯也不能没有表示。
“明日朕会让户部将1300万白银送至大都督府。
这是朕早就答应过大都督的事情。
风帆战列舰的建造不能耽搁。
只可惜这税收少了700万两。
朕正准备跟大都督商量此事!”
沈战表情平淡,崇祯想卖沈战一个人情的目的根本就没达到。
君臣二人早有约定。
沈战会动用龙腾军的力量帮着崇祯收税。
税收超过两千万两白银的部分全部交由沈战处理。
这笔钱主要用于建造风帆战列舰。
再有盈余的话可以考虑造枪造炮。
现在崇祯只是执行当初的约定而已,沈战有什么好感激的。
假如崇祯敢违约不给沈战这笔钱。
那么明年的税收还能不能收上来崇祯可以自己去想。
说白了现在是崇祯用沈战的地方多,而沈战用崇祯的地方少。
不过呢,沈战也不愿意彻底跟朝廷闹掰。
毕竟朝廷的底蕴在那里。
比如工部,这就是沈战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部门。
一旦开战,那炮弹和子弹的消耗都是个天文数字。
若是没有大明工部的鼎力支持沈战的后勤分分钟就得出问题。
既然崇祯主动提到了西南三省抗税的问题,那么沈战就不能不发声了。
“陛下,臣必须优先打下西域。
否则缺少棉花的东北很难发展起来。
打西域之前臣必须先去收拾一趟蒙古。
否则臣的身后就太危险了。
因此西南三省的问题臣至少要一年之后再去解决。
还望陛下理解臣的苦衷!”
沈战的思路很清晰。
发展东北是排在第一位的。
180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啊。
谁不好好利用谁就是傻。
尤其是黑龙江流域,那可是后世华夏的第一粮仓。
现在不抓紧发展东北等沙俄和日本打过来就来不及了。
尤其是沙俄,那是一个实力强野心大的敌人。
你要是不早早布局防着他,那么将来一定会吃大亏。
历史上外东北的一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是怎么丢掉的?
外蒙古的156万平方公里土地又是怎么丢掉的?
你往沙俄的方向看一眼,答案便不言自明了。
东北想起飞离不开棉花的支持。
所以沈战必须尽快打下西域。
打西域的时候很可能遭遇漠南蒙古各部落的背后偷袭。
所以沈战还得优先把漠南蒙古给打趴下。
对游牧民族采取怀柔政策,该选择不在沈战的考虑范围之内。
沈战对待游牧民族的态度有且只有一个:武力征服!
把这些大事儿全都干完一年时间都不一定够用。
所以说沈战只能选择把西南三省当猪养着。
猪嘛,越养越肥,早一天宰晚一天宰区别不大。
沈战规划得很好,崇祯却有不同意见。
咱家皇帝陛下从未放弃过亲自下场微操的热情。
“朕完全支持大都督攻打蒙古和西域。
然西南三省抗税之问题也要尽快解决。
否则朝廷威严何在,朕的脸面何在?”
沈战心说陛下您让建奴和农民军揍了十六年,所谓的脸面早就没了。
但表面上的话不能这么说。
于是沈战很配合地问了一句:“陛下的意思是?”
“朕准备让右都督刘文耀领兵六万攻打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崇祯霸气外漏地说道。
“尼玛,又来了!”沈战不禁在心中哀嚎。
不过呢沈战也没有明着出言阻止。
其一,大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抓在沈战手里是不合理的。
这会给所有人一种皇权被架空的感觉。
其二,崇祯这人就这样,手里有俩逼钱就想开战。
在他跌一个大跟头之前谁劝都是没有用的。
既然如此就让崇祯折腾呗。
大不了就是刘文耀让西南三省的军阀揍一顿而已。
“陕西之兵不可妄动!”沈战给出了自己的底线。
陕西可是大明的造反基地。
如果刘文耀把陕西的兵力抽空了。
那么新一轮的造反会不会来沈战是真的没自信。
“行,朕给右都督银子让他去别处征兵!”崇祯不得不妥协道。
刘文耀本部有三万兵马。
他只需要再征兵三万就可以满足崇祯的要求。
在北方征三万兵的开销大概是150万两白银。
这笔钱崇祯还是掏得起的,这也是崇祯抢着折腾的本质原因。
至此,由刘文耀出面收复西南三省的计划算是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