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京电最牛明星班 > 第44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44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1 / 2)

三天后,《疯狂的石头》在黑皮抢了面包后一路狂奔中,于 8 月 19 号顺利杀青!

晚上,大伙在一家大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杀青宴,然后就各回各家。

杨帆跟京影厂分析了一下后半年可能上映的电影,最后决定放弃原来设想的贺岁档,都更倾向于选择国庆档。

毕竟同期电影不多,竞争不激烈。

不过时间有点紧张,后期处理除了剪辑,还有音效设计、整体调色和合成工作。

为了赶时间,杨帆坐着飞机带着胶片赶回京城,一头扎进北影厂的电影后期处理中心。

在每天 15 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还有两名专业剪辑师轮流配合下,居然只用了十天就搞定了!

能这么快,还多亏了杨帆拍摄时没浪费多少胶片,需要处理的胶片量比较少。

接下来就是马涛和王峰的活儿。

他们作为录音组成员,要负责把现场收的声和电影画面匹配修正,还有一些特效声音的处理和配音。

杨帆回到东门的门卫室,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天,然后就开始为主题曲和电影中的插曲头疼了。

《我爱你亲爱的姑娘》的歌词他根据回忆已经记下来了。

除了电影插曲的片段,还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布衣乐队这首歌的 V。

通过这次电影拍摄,杨帆觉得自己脑袋里好像有个存储器似的。

只要认真回忆,那些碎片化的记忆片段就会慢慢连贯起来。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连贯地回忆起整部电影的画面和对话。

连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那种。

就连和电影相关的一些信息,只要能抓住一点头绪,便会慢慢的形成自己曾经看到过的影音图像。

就像布衣乐队的 V 呀,一开始只晓得自己以前看过,可就只能想起些零碎画面。

不过呢,经过一番努力回忆,慢慢地就能把这些画面串成一首完整的音乐画面。

杨帆上大学时专门学过吉他,简单的数字五线谱那都不在话下,难的是找谁来唱。

当保安那阵儿,他已经想起了四十多首歌,基本上首首都是经典。

不找几个“工具人”捧一捧,那可真是太可惜啦。

电影原本的片头曲,杨帆可不想要,一是不喜欢,二是觉得达不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他得找一首超级经典、超级吸引人的歌,给《疯狂的石头》的宣传加点料。

把电脑里的四十多首歌都看了个遍后,他最后选了比较合适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可到选“工具人”的时候又犯难了!

在网吧里上网找了一圈,都没发现内地有啥新人歌手冒头。

不管男歌手还是女歌手,活跃的都是些老牌艺人,给自己当“工具人”的可能性不大。

他能想起来有点名气的新生代,估计现在还是学生呢。

林俊杰倒是挺合适,可自己还没人家爸爸有钱。

李建退出水木倒是个机会。

可这小子轴得很,不爱名不爱利,弄来当大爷?

可以打个电话试试,养着呗。

可惜呀,一个电话过去,人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然后杨帆的电话就被拉黑了,人家准备静下心来闭关搞自己的音乐,牛的一批。

不死心的杨帆又打电话试着联系了几个现在只是有点名气的年轻歌手。

可就凭杨帆和一帆传媒这种新公司,挖角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靠”

这一圈电话打下来,杨帆忍不住爆了句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