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全军覆没
此时的云台寨喊杀四起,箭矢如蝗,一支彪军正在攻寨。
攻寨之将乃是严毅麾下军侯李丑,守寨之将则是邹他留驻于此的别部司马邹况。
双方各领五百步卒,一攻一守,战况激烈。
处于交战中心的营寨西门,四五米高的木墙上插满了箭矢,上百具尸体横陈在寨门两侧,鲜血将地面染得殷红一片。
邹况至今没搞明白,这支从他背后发起突袭的敌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须知邹他行军时,曾派人仔细搜查过道场山和云巢山,莫说五百军,连个敌军士卒的影子都没看到。
那么这支突袭云台寨的部曲到底是从何处钻出来的呢
这就要从严毅组织百姓撤离说起了。
事实上,严毅从未想过撤军,仁城是埋在乌运二城眼皮底下的一颗钉子,极具威胁,他必须在吴景军抵达前将其拔除。
所谓撤军,不过是为了护送仁城百姓前往运城,同时尝试诱敌野战。
为了拔除仁城这颗钉子,严毅准备了两套方案。
如果邹他始终闭门不出,他将亲统大军南下,阻截朱治军。而攻克仁城的任务,将由严白虎统领乌程之军来完成,必要时还会邀请许昭参战。
许昭虽然不愿与朱治正面为敌,但是参与攻克仁城,他是十分乐意的。
第二套方案就是以邹他出城野战为前提了,一旦邹他领兵出城,他将寻机将其歼灭,然后趁势攻克仁城。
为此,严毅在组织仁城百姓撤离时,将一支部曲藏在了云巢乡的某个偏僻里舍,用以拦截邹他军退路,确保能全歼敌军。
由于担心被邹他看出端倪,他只藏了五百人,也就是李丑率领的这支部曲。
为了掩护李丑部,严毅军直到临近黄昏,才完全撤离仁城,目的就是防止邹他有充裕时间搜查乡亭。
而邹他满脑子都是偷袭严毅,加上天色已晚,竟真的没有派兵搜查乡亭,只是重点搜查严毅军的行军区域。
当邹他亲率大军离开云台寨后,李丑等了两个时辰,估算时间差不多了,便毅然领军突袭云台。
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旦严毅无法重创邹他,李丑这支部曲随时可能遭受邹他主力的攻击。
然而李丑为了军功,也是顾不了这么多了,严毅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分明是寄予厚望,有意提拔,能否把握机会,就看他自己了。
他差一点就得手了,若非邹况对邹他有着绝对的忠诚,拼死抵抗,云台寨或许早已易手。
如今,李丑已是骑虎难下,为了尽早攻克云台寨,他已亲自披甲上阵。
邹况抵抗得很艰难。
严毅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居然在云台寨的寨门上做了手脚,使得李丑军毫不费力地推倒了寨门。
守寨士卒失去寨门保护,无险可守,完全是用血肉之躯抵御敌军进攻。
双方在营寨西门反复争夺,战斗已趋白热化。
李丑左臂中了流矢,血染衣袍,兀自领军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