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礼物
严毅在行军途中便已收到严舆军报,知晓了战事的最新情况和各个细节。
战事的惨烈在他预料之中,只是严白虎坚持留在军中,险些遭逢意外,令他生出一丝后怕。
若是严白虎被擒或被杀,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战事影响上,对他来说都将难以承受。
事实上,严毅给严白虎去信,言及钱塘之事,本意是担心严舆再生出什么小心思,闹出什么幺蛾子,影响整个战局,因此想引起严白虎的重视,使其对严舆施加足够的压力。
谁知一向惜身的严白虎,居然会亲自留下来。
好在有惊无险,安然度过。
至于严舆的生死,就不在他考虑范畴了,也许死了还好一点,省去许多麻烦。
不过严舆部已残,严舆的羽翼,势必又要削弱不少,其人已不足为虑。
严毅整了整衣甲,翻身下马,走到严白虎身前,在周围将士的注视下,跪在地上,重重一拜。
“拜见父亲!儿虑事不周,几致父亲身陷险境,险酿大祸,儿之过也,请父亲责罚!”
严白虎轻拽缰绳,朝一旁行去:“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无须自责,随我来。”
“继续行军!”
严毅起身,朝姒青等人吩咐了一句,紧随严白虎而去。
两人来到官道一旁,严白虎低声问道:“钱塘可得否”
严毅微微一笑:“十之八九。”
严白虎顿时露出喜色,笑得胡须直颤。
片刻后,他止住笑意,语气严肃地道:“此战,你叔父出力甚多,其部十损八九,善后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理”
他似乎对这件事极其重视,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严毅。
严毅思索片刻,沉吟道:“我打算按每人一万钱、两亩地、二十匹帛的标准,对阵亡士卒予以抚恤,另外再给叔父补偿一千万钱,父亲以为如何”
这个标准已经很高了,须知在这个战火绵延数十载的乱世,大部分阵亡士卒的家属连一枚铜钱的抚恤钱都分不到。
而严毅也不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严舆来办,他打算亲自处理,因此才将给予严舆的补偿单独放到一边。
对他来说,这笔抚恤钱虽然数目庞大,但还在可承受范围。
仅以运城和仁城二地来说,未来数年内,每年新开垦的良田和荒田便有近万亩,承担田亩方面的抚恤,绰绰有余了。
而布帛方面的抚恤,他打算交给织造署来处理,毕竟是自产的布帛,成本比从市面上买要低很多。
此战,严舆部贡献甚大,他对严舆有意见,但对其士卒却无丝毫偏见,自然不吝抚恤。
甚至阵亡士卒的家属,日后若是生活艰难,少不了还要赈济一番。
果然,严白虎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甚至是有些惊讶了,这个抚恤标准已经超出了他以往的惯例。
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严毅对严舆部的态度。
严舆部的士卒,虽说是受严舆统率,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他的麾下,其中不少人从他还未占据乌程时就已追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