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张郎才壮,宰相难阻
吏部别堂中,张岱还在执笔皱眉作苦吟状,而外间却传来喧哗声。
坐在堂中监考的裴敦复自觉无聊,便起身行至堂外侧耳一听,待听清楚外间选人们的呵斥咒骂声,他脸色顿时便是一变。
当再回头望向仍在答题的张岱时,裴敦复心里也暗暗后悔有些轻率答应了玉真公主这一要求。
张说失势他也知晓,但自忖张说总还保留了一些人事影响在朝中,再加上此事是玉真公主所托,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一件事情还能收两家人情。
结果他却没想到张说失势的如此彻底,就连孙子在这里补考一场解试都要受人咎责刁难。看这样子,这张氏子没能参加河南府解试怕还另有隐情啊!
“外间怎么了”
张岱这会儿站起身来,将写好的那一首《省试湘灵鼓瑟》摆在案上,有些好奇的向外略作张望。外间的吵闹他当然也听到了,只是听不清楚具体在叫喊什么。
见张岱这么快便完成一题,裴敦复也略感诧异,但转念想到这考题本就是玉真公主拟成交给自己,当中必然也有些讲究。
他没有回答张岱的问话,而是回到案旁拿起这一首诗作来看了看。通篇读完后,他脸色顿时一变,这一篇诗作情景交融、逐层递进,即便抛开应试这一个命题不说,本身就是一首上佳之作!
京兆府试历年来都是贡举解试当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无论是所举乡贡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冠绝天下,以至于京兆府举解前几名又有一个别称“等第”,意思就是等同于及第,鲜少有人在之后的省试中黜落。
所以每一年的京兆府试也都是才流云集,包括今年同样涌现出许多佳作。裴敦复作为主考官,对此也是颇为自得,然而那些他之前所欣赏的佳作,在如今这一篇《湘灵鼓瑟》面前,却都是黯然失色!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少年抄袭别人诗作,但这首诗作太出色了,裴敦复自度若是自己妙手偶得,是绝对不肯拱手让人的。而且这少年祖父张说乃是文坛宗师,若其竟有盗文之嫌,无疑是一个莫大的丑闻!
“不过是一些闲人吵闹,张郎不必在意,安心答题即可!”
看完这一首诗作,裴敦复心中大定,他也担心少年是个绣枕头、连累他遭受发落,迫切想要通过后续答题看看少年真本事究竟如何。
如果其人确有其才,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担心会被人检举徇私舞弊了。朝廷典选虽然自有程式,但同样也可变通,但也要当事人值得变通。
为了就近欣赏少年才学,裴敦复索性移案到张岱旁边去,看着他继续写作赋文。
“蠢尔微虫,有兹尺蠖……”
相对于之前的诗作,张岱赋文写的更慢。因为赋文无论是内涵,还是格式声律,构思的难度都要超过了诗作,该做的样子总是要做,总不能挥笔立就,他又没温八叉那么牛。
裴敦复趴在一边看了好一会儿,总算等到少年第一段赋文写完,虽然破题只是中规中矩,并无惊艳之感,但一个少年能有此稳重文笔已经颇为难得了,通过解试绰绰有余。
心中有了底气,裴敦复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此时外间仍然喧闹,但他已经在心里暗自埋怨吏部做事糊涂,他们只是借用一处别堂,又没干扰吏部事务运作,怎么就把选人们给激怒对立起来!
突然外间喧哗叫嚷声骤然一停,裴敦复好奇望去,便见神情严肃的席豫带着两人走进别堂跨院来,他连忙站起身,又对张岱吩咐道:“继续书写,不要受扰心乱!”
张岱隐隐猜到事情可能是又发生了什么波折,于是便也不再磨洋工,加快了书写的速度。
裴敦复匆匆行出迎去,便听到两名中书吏员传达宰相李元纮的指令。
若在刚才,事情到了这一步裴敦复说不得便也干脆听从吩咐,叫停补考。就连宰相都亲自干涉,他又硬挺什么
可是现在他却有了底气,而且现在停止的话,既得罪了玉真公主和张说,李元纮必然也不会因此而欣赏他,不如索性坚持到底。
“朝廷所以设此典选之礼,便为括才益治。下官恭掌京兆府试,得才必举,不敢怠慢!请归告李相公,若以礼贤获咎,某亦无怨!”
席豫听到裴敦复这么说,心中顿时一奇,就连宰相都亲自过问,他也倍感压力,却没想到裴敦复这么有胆色,一时间也好奇其人底气何来。
于是他便阔步登堂,抓起案上张岱的诗作答卷看了一遍,顿时便也一脸诧异的望着少年。
张岱在心里暗叹果然平时得少得罪人,好不容易走个后门加塞补考一下,结果都不安稳。眼见席豫诧异望来,他便又举手道:“席员外,另一篇杂文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