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红楼帝业 > 第76章 姜念中举?

第76章 姜念中举?(1 / 2)

第76章 姜念中举

泰顺元年恩科顺天府乡试要考三场,每一场考试都是对考生们才学与心志的双重考验,如同三座巍峨的山峰,等待考生们一一攀登,考生们也像是在奔赴一场艰苦的战役。

第一场,考四书文与试帖诗,定于四月初八日申时入场,初九日卯时开考,初十日出场。

第二场,考五经文,定于四月十一日申时入场,十二日卯时开考,十三日出场。

第三场,考策问,定于四月十四日申时入场,十五日卯时开考,十六日出场。

顺天府乡试与江南乡试并称“天下两大闱”,录取名额较多,都是一百多人,但竞争极为激烈。顺天府乡试的考生包括了顺天府辖区的生员及国子监的贡监生,监考又尤为严格。

今年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乃是朝廷重臣汪廷玉。

考试地点则在顺天府贡院。

顺天府贡院,坐落于神京城东城,距离朝阳门不远,距离屈泰、屈继善的家也不远。贡院规模宏大,房屋林立,占地面积堪比忠怡王府。

由南向北,贡院的建筑依次展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牌坊,上书“为国求贤”四个大字,笔力挺拔,气势磅礴,似在宣告贡院的神圣与庄严。

穿过牌坊,便是南大门,门楣高耸,迎接每一位怀揣梦想的考生。

进入南大门,是二门,过了二门,则是龙门。龙门才是考生进入考场的入口,寓意着“鲤鱼跃龙门”。每一位穿过龙门的考生,都怀着一份跃过龙门的希冀,希冀着那中榜的荣耀与举人的光辉能加身。

穿过龙门,便是考棚。

考棚是一排排林立的建筑,每排分为七十间,每间仅一平米见方,狭小简陋,仅能容纳一人,称为“号舍”。考生们就在号舍里应试答题,也在其中吃喝拉撒睡。这些号舍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考棚深处,立着一株明朝时期栽种的槐树,称为文昌槐。这株古槐枝繁叶茂,似一位智者,静静守护着这片考场,象征着文运昌盛。很多考生经过文昌槐时会不禁抬头仰望,祈求庇佑。

文昌槐后面,是明远楼。明远楼乃监考之所,考官们可登楼俯瞰考场,防止作弊。

再往北走,是至公堂,乃是主考官办公和阅卷的地方。

贡院内还设有誊录所与对读所。誊录所负责誊抄考生的试卷,对读所则负责核对誊抄的试卷,以防止阅卷官通过笔迹辨认考生。

……

……

四月初八的申时,准备西下的太阳,用阳光笼罩着如潮水般聚集在顺天府贡院外的众多考生,将这片熙攘的天地染上了金色的光晕。

考生们携带着考具、铺盖等必备物品,脸上或紧张,或期待,或淡然。

姜念挤在人群中,手中紧握着考具,肩上的铺盖略沉,神色则淡然。

他随着人流缓缓前行,接受搜查后,按编号进入了狭小简陋的号舍,进入了这一平米见方的小小天地。他放下物品,整理了一番,便在这方寸之间安顿下来,等待着明日的考试。

夜幕降临,贡院内虽聚集了众多的考生,却是显得静谧。夜间的风吹过考棚,给考生们带来了凉意甚至寒意。

很多考生都不能平静入睡,甚至有考生一夜难眠。

姜念却睡得香甜。

翌日,四月初九,卯时。

姜念按流程完成了点名、领题等事宜。

这场考试,考的是四书文与试帖诗。

四书文考题三道,试帖诗考题一道。

姜念率先看向第一道四书文考题,只见题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心中涌起欣喜。

这道出自《论语卫灵公》的考题,被屈泰押中了!

姜念忙看向其他两道四书文考题,心中更是激动。其中一道也被屈泰押中,另一道则被屈继善押中!

似有一股暖流在姜念胸中涌动起来。

他做了一次深呼吸,压了压心中的暖流,又看向试帖诗考题,只见题为:“赋得九功惟叙(得‘同’字五言八韵)。”

这道题,竟也被屈泰押中了!

而且,屈泰还亲自写了一首范诗给他。

饶是姜念素来心态沉稳,此刻也不禁心跳加速。

屈泰、屈继善出的那些考题和给的答案或答案节略,姜念都已凭借超群的记性背得滚瓜烂熟。

这一刻,姜念分明没有舞弊,却像是有种在舞弊的感觉。

不过,仔细说来,也算是舞弊了,不是他在舞弊,是他的气运在帮他舞弊……

沉思片刻后,姜念没再犹豫,提笔蘸墨,照着屈泰、屈继善给的答案或答案节略,用馆阁体书写了起来。

大庆科举考试,要求考生书写答卷使用馆阁体。

馆阁体是一种工整严谨、规范统一的楷书字体,其特点是笔画清晰、结构匀称、字形方正,符合官方对文书和考试的标准化要求,也符合科举制度对公平性和规范性的追求。

考生若未用馆阁体书写答卷,轻则被扣分,重则直接淘汰。

原主从小就练习馆阁体,姜念穿越以来也一直在练习馆阁体,他的馆阁体写得好。

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每一笔每一画都如行云流水,却又规整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