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红楼帝业 > 第106章 凤姐密谈

第106章 凤姐密谈(1 / 2)

第106章 凤姐密谈

这日申牌时分,贾政散了值,坐着轿子,往荣国府行去。

轿帘虽卷起半幅,外头街市繁华,人声鼎沸,车马喧嚣,贾政却无心赏景,只端坐轿中,神色呆愣,眉宇间透出喜色。

就在半个时辰前,忠怡亲王忽然召见了他,言及泰顺帝因他上呈了姜念的改良京通官仓之策,要擢他为郎中。

贾政对此既喜悦又惊奇。惊奇的是,他那年方十五的未来女婿,竟有如此奇才,竟能为他带来这般福运。

轿子行至宁荣街,街市喧嚣渐远,贾政心中却依然如潮水翻涌,暗自思忖:“念哥儿年纪虽轻,却胸有非凡韬略,日后必成大器!元春能嫁与他,乃是福缘!”

这时,轿子已至荣国府大门前。

贾政下了轿,整了整衣冠,迈步进了府门。

……

……

贾母院。荣庆堂。

贾母在吃晚饭,众女眷齐聚一堂。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坐着邢夫人、王夫人、贾宝玉、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皆屏息凝神。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堂内唯有碗箸轻碰之声,显得肃静。

贾母素日虽喜热闹,但用饭时讲究“食不语”的礼数。

正用着饭,忽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堂内的肃静。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赖大家的满脸喜色,快步走了过来。

赖大家的,是荣国府大总管赖大的老婆,也是荣国府权力最大的管事媳妇,虽是奴仆,家中却颇富足。

平日里跑腿传话这等小事,赖大家的轻易不会亲自为之,眼下她却亲自来荣庆堂传话了。只因要传的是一件大喜事,可让贾母、王夫人激动欢喜,也就能让她在贾母、王夫人心里刷一波好感。

她走到贾母跟前,满脸堆笑道:“老太太,大喜了!二老爷刚回府,传了个好消息,圣上要升二老爷为郎中了!”

此言一出,堂内登时热闹起来。

贾母停下了手中银箸,脸上浮现惊喜之色,笑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她转头对王夫人道:“你瞧瞧,这可是咱们家的福气!”

王夫人已是喜上眉梢,忙起身向贾母行礼道:“老太太洪福齐天,老爷能有今日,全赖老太太教导有方。”

贾母摆摆手,笑道:“这是他自己的造化,我只管高兴便是。”

邢夫人虽心中有些酸意,却也勉强笑道:“二老爷升了官,咱们家可是光耀门楣了,老太太该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贾母点头笑道:“正是呢,明儿个叫凤丫头安排,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王熙凤忙笑着应道:“老太太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保管办得热热闹闹的,让您老人家受用。”

贾母满意地点头,对赖大家的道:“去,传二老爷来一趟。”

赖大家的欣然领命而去。

贾母也没心思继续吃晚饭了,等着贾政来此。

王熙凤趁机将喜庆话儿不断往贾母耳朵里灌,哄得贾母愈发开心。

一时间,堂内笑语盈盈,喜气弥漫,连外间的丫鬟媳妇们也忍不住低声议论,皆道二老爷升官,府中上下皆有光彩。

迎春、探春、惜春低声议论着什么。

贾宝玉则趁机找林黛玉说悄悄话,这俩对贾政升官之事都不感兴趣。

很快,贾政来到了荣庆堂,身边跟着贾琏,二人依次向贾母行礼请安。

贾母满面春风,笑吟吟对贾政问道:“听闻圣上要升你为郎中,可有此事啊”

贾政躬身答道:“回老太太的话,确有此事。”

贾母喜色更甚,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记得你从前由主事升员外郎,足足熬了七年光景。我那时还为你抱不平的,想着你为官清廉勤勉,七年才得升迁,实在慢了些。如今可好了,你升员外郎才三年,便要升郎中,这才是你应有的前程!”

不待贾政回话,贾母接着道:“适才你媳妇提起,说你此番升官,是沾了我的福气,赖我对你教导有方。这话我可不敢当,虽说我有些福气,也对你有所教导,但你此番升官,全赖你清廉勤勉,得了圣上的青眼,是你自己的造化,岂有我居功的理儿我只管替你高兴便是了。”

贾政听罢,开口道:“老太太,儿子此番升官,实赖念哥儿之力。”

贾母诧异:“念哥儿姜念”

贾政点头道:“念哥儿天资卓绝,前儿傍晚上门与我说,他竟有改良京通官仓的计策,可使京通官仓储粮损耗大减,亦可延仓之寿命。他特意叫我将他的计策上呈于工部堂官于大人,于大人又上呈忠怡王爷,王爷再呈于圣上。因念哥儿此策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圣上大悦。因我有呈策之功,也因圣上明了,念哥儿是特意让我呈策立功,这才要擢我为郎中。”

二老爷是个老实人啊!

贾政一番话毕,堂内众人皆惊异,一时竟无人言语。

李纨手中正捧着一盏茶,闻言一怔,茶盏险些脱手,忙稳住了茶盏,也稳了稳心神。

王熙凤眼波一转,眉梢一挑,嘴角挂着笑意,心内诧异:“姜念这哥儿竟有如此本事莫不是十三王爷暗中相助这个私生子吧”

林黛玉抿了抿嘴,低眉不语。

迎春则掩口轻呼,探春流露钦佩之意,惜春眨巴着大眼睛。

贾宝玉……呃,似不在意他老子说的话,正呆呆看着林黛玉。

贾母惊奇之余,神色也有点尴尬了。呵,方才她还言道贾政升官全赖自身清廉勤勉,得了圣上青眼,其实也有几分居功得意之意。谁知转眼间,贾政竟道此番升官实赖姜念之功,倒显得她先前之言自以为是了。

而且,十日前姜念一进荣国府时,她曾问姜念为何与贾政谈官仓公务,姜念说虽年少却常思国事,官仓关系国计民生,故特向贾政请教。当时她心内以为姜念此言不实,年方十五的哥儿岂能真个常思国事,关切国计民生

而现在,姜念竟献策改良京通官仓,凭此利国利民之举,让圣上大悦,还助贾政升了官。

这般想来,贾母不免有些讪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