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前途,都在徐晃身上,能不能扭转吴郡的局势,全看徐晃了。
徐晃看了众将一眼,道:“曹飞领兵三万前往佯攻常熟,曹欢领兵四万,渡过太湖偷袭吴县。
若周瑜带兵前往常熟支援,则一举攻破吴县。
若周瑜不去常熟支援,曹飞带军折回,截住甘宁退路。
本将坐镇无锡,与甘宁周旋。
若其退路被截住,本将自会领兵出城,与曹飞的军队夹击甘宁,争取一举破之。”
“是,将军。”
众将领命,迅速调动大军,分兵行动。
曹飞带着三万大军东去,佯攻常熟。
他的行踪并没有太过遮掩,很快便被周瑜派出去的探子打探到,并迅速报了回来。
周瑜听完探子的描述,沉思片刻后道:“徐晃文武双全,谋略不凡,若要攻打常熟,岂会轻易让你打探到。
他的目标不在常熟,而在吴县。
主帅和子敬带走了五万兵力,如今吴县只剩下两万兵力,正是他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传令大军,重点防守西门,并密切注意观察太湖,有任何异动立即来报。”
常熟县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即便徐晃攻下了常熟,也无关紧要。
徐晃定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目标肯定不会是常熟。
如此一来,徐晃的声东击西之计便很明显了,他要攻打的就是吴县。
看清了这一点,周瑜自然不会派兵去支援常熟。
更何况,常熟的兵力也能够抵挡一段时间。
吴县北方就是常熟,无锡城的军队不可能从北方偷袭。
无锡城位于吴郡的西北方,中间有甘宁大军,也不可能沿着这条线偷袭。
西方是太湖,而无锡和吴县都在太湖边上,徐晃最有可能的便是渡过太湖来偷袭吴县。
同时,周瑜又派人前去通知甘宁,小心被人绕后袭击。
如果徐晃要偷袭吴县,那佯攻常熟的军队要么继续攻打常熟,阻拦常熟军队支援吴郡;
要么便绕到甘宁后方,阻拦甘宁回援。
在周瑜看来,最有可能的是后面这种情况。
因为拦截甘宁后方,还可以与徐晃的大军对甘宁形成前后夹击,若能一举击溃甘宁的军队,对于徐晃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布置完一切,周瑜再次沉思片刻后,又心生一计,派了两千黄风营北上支援常熟。
两千黄风营,对于常熟的攻城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周瑜只是想用这两千黄风营去迷惑佯攻常熟的魏军。
哪怕只能迷惑很短的时间,也能给甘宁争取更多应对的机会。
曹飞带着三万大军抵达常熟县,做出了强攻之势,并按照徐晃的命令,派出探子在吴县通往常熟的各个路线上盯梢。
一旦发现吴县军队的行踪,便立即南下迎战吴县军队,为曹欢的攻城争取时间。
数日后,探子来报,终于发现了吴县军队的踪迹。
曹飞大喜,立即舍弃了攻打成熟,带着大军迅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