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170章 汉家儿郎踏胡疆

第170章 汉家儿郎踏胡疆(1 / 2)

西凉虽初步平定,但刘浪知道距离真正的大治还远着呢。

要想让西凉成为朝廷真正的后花园,首先占据凉州各郡的胡人就不得不除。

大汉建安六年,允吾县衙大堂内,青铜烛台上十二根牛油巨烛烧得噼啪作响,将墙上悬挂的西凉舆图照得纤毫毕现。

刘浪的指尖重重划过地图上蜿蜒的黄河:\"自桓灵二帝以来,西凉烽火未熄,羌氐之祸已逾数十载。\"他的声音低沉如暮鼓,震得堂下众将心头一颤。

堂下诸将皆屏息凝神。关羽捋着美髯,丹凤眼微眯;马超按剑而立,银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张飞则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跨马出征。唯有杨秋和成宜缩在角落,这两个刚投诚的西凉军阀,此刻才真正见识到刘浪眼中蛰伏的雷霆之怒。

\"诸君可知敦煌郡的悬泉县?\"刘浪突然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我这些时日查阅凉州各郡县县志,十年前那里尚有千余户汉民,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去年冬,烧当羌劫掠酒泉,三百孩童被制成人牲祭天......\"话音未落,张飞已暴喝一声,手中蛇矛重重杵地:\"狗娘养的!俺老张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关羽亦按捺不住,青龙偃月刀的刀柄在掌心捏得发白:\"太师,末将请命为先锋!\"

刘浪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展开一卷泛黄的竹简:\"还有这张掖太守送来的县志,某数日前反复研读,字字泣血。\"他徐徐念道:\"永寿三年秋,卢水胡屠城临泽,活埋汉民两千三百人;延熹五年冬,先零羌掳走妇女千余,充作营妓......\"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得空气愈发凝重。

汉人自古就是个记仇的民族,就拿我们学的历史来说,多少辉煌的人物和事迹都是一笔带过。

始皇帝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史书上就是一句“六王毕,四海一”。

霍去病长驱万里,北击匈奴,史书“封狼居胥”,四个字就概括了。

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世纪最强碳基生命,东半球话事人,天可汗,史书也不过记载了“千古一帝,贞观之治”。

可要是咱们打输了,被外族人欺负了,史书上会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什么时候跟谁干仗干输了,完了死了多少人,被抢了多少东西,多少土地人口,一笔一笔的记载的清清楚楚,生怕少写了一个字,后辈子孙看不懂,记不住。

一句话总结:五千年的风骚一笔带过,上百年的屈辱分上下两册。

就是为了日后算账的时候好拉清单。

如今西凉就是这么个情况。

\"汉人记仇,不是为了睚眦必报。\"刘浪猛地将竹简掷于案上,\"是要让子孙后代记得,祖宗的血不能白流!\"

他大步走到舆图前,抽出朱笔在安定、北地两郡狠狠画下两道红线:\"云长听令!命你率骑兵两万,庞德副之,讨伐安定北地之胡人,凡不降者,诛灭其族!\"

说是不降的才诛族。可大军在外出征,那个时候又没有手机、照相机的,降没降,还不是临阵的主将说了算。

\"喏!\"关羽单膝跪地,接过将令时虎目生辉。他深知刘浪派庞德随行的深意——这位西凉出身的猛将常年与胡人交战,熟悉胡人的战术,知晓各部落的虚实,更深知西凉各郡地的地形地貌。有他辅助,大军出征便会事半功倍。

刘浪又将武威、张掖一线圈成墨团:\"孟起、翼德听令!你二人率骑兵两万,荡平此处胡人。\"

马超与张飞对视一眼,同时抱拳高呼。马超在西凉胡人之中,威名很盛,被称为神威天将军;张飞勇猛善战,闻战则喜,又粗中有细。两人相互搭配,对付那些没脑子的胡人,简直是食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但有一事需谨记。\"刘浪突然压低声音,\"不得越过张掖。\"见二人面露疑惑,他指着地图西北角:\"再往西便是西域都护府旧地,如今鄯善、车师等国蠢蠢欲动。我军若深入,恐腹背受敌。\"

不是刘浪不想就此打通河西走廊,重建西域都护府掌控西域,再次开通丝绸之路。

一则路途遥远,现在的朝廷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远征。

二则朝廷目前的重心,还是中原之地。河北袁绍曹操互相征战正酣,眼看就要分出胜负,朝廷必须要保留足够的兵力,好在二者分出胜负之时,去进行干预,不让任何一方彻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