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三孙儿以十三岁稚龄入了国子监读书,是国子监三十年来年纪最小的置生。因此安又杰对这个小孙子极为满意也最为爱护。
再说宜阳,三日后,墨池便赴了曹雨梅的诗社之约。
曹雨梅的父亲曹夫子是个举人,当年连考七年都未过会试,已过而立之年的曹夫子终于心灰意冷,就在家乡娶妻生子后开办了学堂‘温书院’。
墨溪就在‘温书院’上学。
这个诗社是曹雨梅三年前仿照长安闺阁女子流行的诗社建起来的。
以往墨池便受不了诗社里那些女子的无病呻吟。
曹雨梅却批评她,女子间该有的交际一定得有,连长安女子都是如此吟诗作对,她不应该显得那样突兀不合群。
她觉得有理,便三不五时的参加参加诗社的活动,也做过几首伤春悲秋的小诗,与众人一起莫名其妙的感叹伤感,似乎那样才是闺中女子应有的娇柔模样。
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幼稚可笑。
诗社的活动安排在酉时,地点就在‘温书院’。
墨池来的有些晚,书院的小院子里,诗社里的八九位成员正在凉亭里研墨写诗作画,不远的桃树下还燃起了一个红泥小火炉,小火炉上的茶壶‘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一旁招呼着小火炉的女子热的满头大汗,却仍然故作风雅的准备好了茶具,准备等水开后树下烹茶。
她的丫鬟在旁边替她打扇,却似乎没什么效果,女子热的脸色已经有些苍白。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与曹雨梅交好的都是这般装腔作势的女子呢?
难怪以前无论如何也融不进这个圈子,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异类,母亲那时总担心的说;
池儿,什么时候你也能做个心有七窍的玲珑女子呢!若你说话懂的婉转一些,做事懂的迂回一些。就算把你嫁进长安城的高门大院里母亲也不但心啊。
曹雨梅正在提笔作画,看见墨池便招手笑道:“墨池,你来晚了。得罚你才行呢!”
墨池也笑盈盈的走过去,与众女子打了招呼,两年未来过此处,诗社的成员又增加了几位,曹雨梅一一为她介绍。
到其中一位年纪与墨池相仿的绿衣女子时,曹雨梅的声调提高了半分,胸膛也挺高了半分道:
“墨池,姐姐可要隆重的介绍一下这位妹妹,这是元县令家的二娘子,元瑶妹妹。你可以叫她瑶儿。”
绿衣女子五官娇媚,却因为满脸傲然骄纵之气生生的破坏了娇媚的美感,她斜看着墨池道:“不知这位是谁?”
她说话的时候,身边的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丫鬟汗流浃背的不停给她打扇,看起来着这打扇的动作已经维持好一会儿。
墨池皱眉,亭子里众位娘子加上丫鬟,总也有十数位,难道就无人看见,那青衣的丫鬟脸色苍白、已经有些摇摇欲坠?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