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瑶却只是浅尝几口,又喝了几勺汤,心里暗想,‘这个墨池做的膳食倒还不错,可见平日的日子过的是极苦的,难怪要来我们府上做厨娘。”
待丫鬟们收了食盘,元誉的大丫鬟竹梅便进来行礼道:“夫人,墨家小姐还候在外间,说要替公子再把把脉,好知道下一次为公子调理什么膳食。”
“那是自然,快请进来,”元夫人眉开眼笑的说道。
这顿午膳让她对墨池的本事有了大大的改观,先不说有没有药膳调理的功效,直说儿子每日能有这样的食量,又何愁身体不能一日日康健起来。
元誉对墨池也很好奇,他以往去了几次本草医诊却从未见过她。那日昏迷之下也万事不知。后来听丫鬟说母亲请了一个小丫头为他调理身子,他便有些自责,多年来母亲想了很多办法,各种补品也从不间断,自己的身子却不见大好,让父亲母亲操了不少心。
墨池一进屋内便迎来了三道打量的目光。
元夫人端庄和善中透着高人一等,元誉好奇探视中透着些许善意,元瑶高傲不屑中透着审视与刁难。
墨池这几年随着父亲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加之现在的心境与前些年也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察言观色的本事倒也算炉火纯青。
她镇定的给元夫人行了礼,待坐下后元夫人便笑问道:“你这个小丫头年纪这么小,没想到厨艺竟然这么好,我儿长了十六岁,这是第一回有了好胃口,你可是功不可没啊!这手艺可是你母亲传给你的!”
墨池一笑,唇瓣像弯月般绽开,露出了几颗洁白的牙齿,正打量着她的元誉一下子红了脸,赶紧低下头,所谓君子固德,这样盯着女儿家看实在不雅。
坐在元誉旁边的元瑶看了哥哥一眼,越发的不喜墨池,这么大的姑娘见了外男也不知羞涩,还坦坦然的笑语嫣然。
听丫鬟们说这个墨池整日的抛头露面,身为医者,那日又见死不救。真是缺了家教,不成体统。
墨池却没注意元家兄妹,她笑盈盈的回答着元夫人的话。
“小女惭愧,平日里总在医诊帮忙,娘娘的手艺竟不得时间学,只是平日里爱研究药理,喜欢将各种食材按功效搭配。
“其实也多是注重药膳的功效,味道倒常常忽视了,娘娘也总批评小女只重意,不重味,有些浪费食材呢!”
元夫人心里暗叹,如果面前的小姑娘说的不是过于自谦的话,那她就真的是在药膳食补方面有天赋了。
她又问道:“这道药膳口感极佳,只是这种做法可是闻所未闻,不知叫什么名字!”
墨池只是临时按照食材搭配的膳食,哪有起什么名字,听了元夫人的话她灵机一动,便答道:“这道药膳叫做‘秋水沁芙蓉’”。
元誉听了,便道:“可是取自‘秋水浸芙蓉,清晓绮窗临镜’。”
墨池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一次从书房一本集册里看到的一首小诗,因为觉得意境好,便记住了。
“是啊,是取自周密的《好事近秋水浸芙蓉》,觉得用来形容这道药膳的形与色倒是恰如其分。”墨池道。
元誉又看了看墨池,发现她笑起来时嘴角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看起来十分可爱。看了一眼,他忙又低头垂眼。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