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太王太后厉害,太王太后姒太后说道:“你现在是天下共主,你说了算,不听也不行,将姬章改为周章,将其领土瓜分,让繁国恢复名誉,将湖熟另封,让宜地也是另封一国,让这次征商真正功臣虞仲后人封于黄河之北夏虚之地,限制句吴为百里方国,没有好考虑的,这是统一分封国策,无一人例外。”理由很是充分。
周章伤心之极,何去何从?难以下定决心。“我姬章本就是千里之国,现在却要成为百里小国,这叫我如何咽下这口气。即使将虞仲封在中原夏虚之地,也不过百里,两者加在一起,总不过两百里,就算夏虚是个黄金之地,最多顶三百方里,周人却要让我让出千里之地,何为宗亲?死去的这么多句吴将领兵卒如何慰藉?用什么天下一个标准,诸侯最大不过百里作为说词,这是贪心之词,霸道之语,当年还说平分天下!”单这句吴一个矛盾如何解决,就让姬发彻夜难眠。
姒太后又出一计,“用朝贡抵土地,倒过来就是免十年贡赋,来弥补句吴土地割让带来的损失。同时,句吴所有战死沙场的几十万将士,以及立功授奖将士等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周国安置补偿。”
这样,姬章心里好受些。但是,姬章还是冒出了一句,“过河拆桥,瓜分同宗江山社稷,称霸共主,还标榜仁道,让天下人耻笑,我姬章死不瞑目,先祖三让王位也就不说,太伯仲雍四代先王辛辛苦苦创下的江东基业,却要再一次拱手让给他们,天理难容,如没有句吴奋战两年,拖住大商三十万大军,一个小邦周,带着乌合之众,真能‘周用乌集而王天下?’就能打败大商,真是笑话,现在还来这一手,还叫我改为周章,我去死矣。”姬章真的气得一病不起,大病一场。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去说了,公平与不公平,只要霸主能够搞得定,也就算了,怨气自己消化。因为胜利者不会受到指责的,因为他们将是新的历史书写者。
公元前1046年4月,是历史上伟大而著名的月份,四月“牧野之战”结束,周王姬发伐商成功,推翻商朝的统治。
同年四月十二日乙丑日,周王姬发,还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按照民间习俗,要在丰都太庙举行商亡周旦之礼,这是一个迷信习俗,因为商帝成为天子,代天管理天下百姓,而这个天上这个大帝又是大商先祖,为了表示大商的先帝所创下的江山社稷已经灭亡,也就是天亡,上天之帝也随着大商帝国一起亡命,大商的天亡了,后面就由周人姬姓先祖在天侍奉天上本身就有的皇天,周人开始主宰天下了,周王姬发,特此举行“天亡仪式。”来强调周时代的天命观,和大商的上帝观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周人是真正的奉天承运,二元帝,皇天后土。
谁来出演代表大商之天的“天亡”角色,这个身份不一般!
那就有请祭祀官祭伯登场扮演天亡这个人物吧,祭祀官自称天亡,说白了,就是和后世的扮演死人说话,张贴一封亡灵昭告之意,叙说生平事件。
因为讲的是个天命观,近似迷信,就不在多讲如何举行仪式,有“天亡簋”为证,足以说明过程事件,天亡簋铭文一段如是说:“乙亥,王又(在)大丰(丰都)。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俸)上帝。文王德在上,丕显王作眚(sheng),丕肆王作赓(geng)。丕克乞(迄)衣(殷)王祀。”
这段话具体意思是,四月十二日,乙亥日,周王姬发在丰都宗庙举行祭祀降商天亡,以及明告上天,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显赫的文王在天有灵,杰出的周王姬发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现在有周文王奉祀上天皇天,另立二元上帝,终止商王祭天祭帝的权利。大商的天亡了。(有人认为这个天亡是个人名,在此不敢苟同,在那个讲究天命观的时代,谁人敢称天亡?)
周王姬发同时一并在此举行祭祀和礼乐,祀文王于明堂,宣布改朝换代,定国号周,史称周王朝,定都镐京。周王姬发追思先祖先王,上追三代之开国元勋先祖,追封西伯侯姬昌为文王,岐周侯季历为王季,岐周公姬亶为太王。自己不敢称下帝,也不敢称天子,自降级别为王,虽代天子,仍沿用周王称号,自号为周武王。改年号为周武王元年。历史进入周王朝时代。
带着屈原大夫《天问》中对商周交替年间的疑问,结束本部《西周前传》的历史。
古公亶父,迁藏就岐,何能依?(古公亶父当年带着宝藏暗地里从豳(bin)邑迁徙岐山,大商王朝怎么会让呢?)
伯昌號(haomao耄)衰,秉鞭作牧。(姬昌九十多岁,才开始受封西伯权柄。)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如何能够攻伐他国?难道他命中天生就有代商的命运吗?)(绝不可能。)
师望在肆,昌何识?(姜尚在民间屠牛卖肉,姬昌怎么能辨别他是大贤呢?)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上天将天下授予殷商,王权继承制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殷朝兴起等到纣王时期又使他灭亡,谁知道纣王的罪过是什么呢?)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比干到底犯了还是干了什么悖逆之事?,而受到压制打击?)
殷有惑妇,何所讥?(殷商有妖孽之女妲己迷惑帝辛,她是怎么使幺蛾子的?大家都是如何讽讥她的?)
梅伯受醢(hai),箕子详狂?(难道梅伯真的被剁成肉酱了嘛?箕子真的装疯卖傻了?值得怀疑。)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梅伯受到惩罚被剁成肉酱之后,姬昌是如何上告上帝的?)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他又不是大商上帝的亲人,他怎么有上告上帝惩罚大商的权力?说殷商的命运没有救了?既是纣王亲受天罚,殷商命运仍难挽救?)
何恶辅弼(bi),谗谄是服?(什么样的罪恶让诸侯纷纷起兵反商?周王姬发又是如何说商纣的坏话的?又是如何动员说服反商诸侯大臣的?)
武发杀殷,何所悒(yi)?(武王姬发打败商纣,为什么还忧愁不安?)
抬着文王灵牌发动战役,为何心里还有焦急之情?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周王姬发用剑轻击商纣的身体,表示亲自斩杀他,他的四弟姬旦却并不赞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有矛盾?)
何亲揆发,周之命以咨嗟?(姬旦既然不赞成哥哥姬发的行为,为何还要亲自参与前往攻打大商?同时感叹周人以后的命运不知如何,感叹不已?
屈大夫的这些疑问,《西周前传》中都有所交待。
也带着屈原大夫的部分疑问,开始走进《西周王朝》的开始。
西周王朝经过成康盛世之后,便有了诸多让人费解的问题,屈原《天问》中问:
昭后成游,南土爰(yuan)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zhi)?
穆王巧挴(mei),夫何为周流?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ye)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带着那个年代的屈原大夫的诸多疑问,我们继续翻译青铜铭文中记载的下段历史。
历史是前进的,新的王朝历史开始新的篇章,新生势力如何发展繁衍生息,新生命在成长和发展中也不会一番风顺的,又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天下诸侯到底服不服小邦周的君临天下,眼下周王朝的命运到底如何?会怎样?请看《西周王朝》卷二的详细分解解读。
《西周王朝》卷一《西周前传》上传截稿。
《西周前传》摘选于作者《大商帝国》卷三中的部分章节汇编而成,其中情节略有调整。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