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服。”庸毝自豪的说。
“你是一字之师,是不是吹,还是真服。”康王笑道。
“他们是真服,陛下。”庸毝较真的回道。
“你是怎么忽悠他们的?”康王问。
“在他们面前能忽悠过去吗,他们是为人师表,才高八斗之人。”庸毝说道。
“那你是才高九斗了,那一斗是不是当今王上的威仪王命。”康王笑道。
“陛下的王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臣也显摆了一下自己的才华。”庸毝说道。
“你是怎么显摆的?”康王笑问。
“告诉陛下,为臣是这样压住他们的,臣上任的第三天,召集乐师,还有相关人员,臣给他们开会,开会研讨教学大纲,当臣谈到六艺之时,臣表演了一下古琴,臣演奏了《大武》六章,和《雍》全部内容,让他们看傻了,臣还演奏一首新的曲目,叫《首席农夫》。他们傻了,他们没有听过,其实是臣即兴而作的。”庸毝自诩道。
“哼来听听。”康王说。
“噫嘻,成王!
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也服尔耕,十千维藕。”庸毝唱和。
“你是在歌颂成王亲耕事迹啊,好。”康王赞许说。
“后来臣又讲了关于教书育人,和教育百年大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以及将要实施方案和细则,他们听后,一片掌声,掌声雷动,陛下,掌声雷动,这是不是表明他们服了?”庸毝自雷道。
“掌声雷动是表明对你的演讲给予鼓励,不代表内心服你?你看,朕就不以为然。”康王说。
“陛下的意思是?”庸毝莫名问。
“你的教育发展纲要,朕瞄了一眼,觉得还不够理想,在你目前规划的基础上,翻一百倍,这样朕就满意了。”康王说道。
“啊,臣的规划和将要实施方案,让那些乐工都吓傻了,教育是要经费支出的,回报是很慢的,陛下!那陛下要拨一百倍的教育经费给臣,否则,臣就是说空话了,教育讲的是实,不得来虚的。”庸毝惊讶道。
“君无戏言。”康王说。
“谢陛下,臣代表天下人民谢主隆恩,臣代表天下学子谢主恩典。”庸毝跪拜。
“你还要谢朕给你机会谢朕,有的人连谢朕的机会都没有。”康王笑道。
“谢陛下给为臣谢陛下的机会。”庸毝贫嘴贱舌的回道。
“不用谢,这是朕应该做的,朕是天下的朕,不是那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朕,朕为公,不为私。”康王豪气的说。
“臣明白,臣为公臣,不为私臣,臣是陛下的臣仆,也是天下人民的臣仆。”庸毝反应很快。
“你能做天下人的公仆,有辟雍之长之风,为人师表之典范,反应还算快,不要忘了你今天说的话。”康王赞许道。
“臣定铭记不忘。”庸毝保证道。
“好,今天你就代表你妹妹来陪我喝酒。”康王换个话题说。
“不用,陛下,臣妹现在就在臣处,臣让人去传来,让她自己来陪陛下喝酒。”庸毝说。
“那好,让人前去传朕的旨意,让庸公主前来后宫品酒醽醁(linglu),赏月听曲,对酒邀明月,品茶赞盛世。”康王说道。
“诺。”仆人前去庸府传诏。
忙碌一天的康王,决定放松一下,好久没有轻松过,过度期,政局不稳,政务繁忙,夜以继日,昼夜不分的思索战略决策方案,现在基本稳定,所以也就放松一下。
“为臣告退。”庸毝识趣的说。
“慢,在庸公主没到之前,朕还有话问你,你的报告中的教学大纲是不是遗漏一些,开设的学科不够全面,你不是说教育来的都是实的,来不得半点虚的,教书和育人,就得学与德同时存在,不能只教学,不教德,育人是第一位,学是第二位。”康王强调德的重要性。
“陛下说的是,为臣本想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反映,由师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口头教育。陛下既然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臣就再增加单独德育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庸毝说道。
那你准备搞一套新版《三德》出来,以便教育之用,不能光靠《周礼》来教育,周礼包含内容太多,也太繁琐,不够专业,你想办法去搞一套《三德》出来。
“诺。禀告陛下,这所有的教材都要从新编,那仅有的那些教材又太老化,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形势发展需要,所以臣决定全部改写各个学科的教材。”庸毝说道。
“好,这教材是个问题,这师资也是个问题,增设师宫吧,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康王感慨说。
“诺。可还有问题,陛下,你看,辟雍现在扩大招收学子,可这学子的数量也太少,生源也是个问题。”庸毝说。
“那就扩大贡生的招生吧。”康王想了想说。
“陛下,这贡生只是诸侯朝贡的生源,为臣想扩大在诸侯之地的直接招生,诸侯推荐的贡生都是关系生,而直接从民间招生是自愿生,臣拟个名字,叫京考,每年一次,来京考试,陛下觉得如何?”庸毝献策说。
“好,妙,这样一来全面教育,教育社会化,少失聪慧之子;二可推动私塾私学教育,增强社会力量办学,对普及教育大有益处,你看,若大个天下,就一所辟雍,诸侯只是个学宫而已,听说齐侯的稷学宫也搞的不错。”康王赞道。
“教育最好的是宋国,他们是殷商遗民,教育底子厚,学宫规模也大,人才也多。鲁国现在也在大搞教育,风声水起。”庸毝回道。
“好,那你要赶紧把武学宫、兵学宫、法学宫、农学宫、辨学宫、师学宫、政学宫、算学宫、字学宫,建造学、造士宫、贡士宫、纺宫学,木学宫,牧学宫,舞乐宫,等等学宫全部上齐,大而全,帝王学宫,就是不一样的学宫。朕把管各学宫的宫正,提一级,为大乐正。”康王兴奋的说。
“那经费支出什么时候到位?”庸毝回道实际问题上。
“明天,每月月底上报预算,月初下拨,不过,你们上报的数字中不得有十千这个数,要用万来计算,至于会不会,那是你们的事,朕不想看到一个大学宫中连万的计算都不会,丢人现眼。”康王耻笑道。
“是,为臣回去学万和亿及兆的计算方法。”庸毝惭愧的低头回道。
“不但你要会,你的手下也要会,一个大学宫的老师难道连一个万也不会?这传出去有损学宫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康王强调说。
“诺。”庸毝应道。
“还有文字教学,不需太大,刻出的字就像拳头,字体要小,要精细,字刻那么大,哪里来那么多象骨,即使你发明用木制,竹制,那也刻字得小,字体大小不得超一个手指大,竹片也不得大于手指宽,这样便于搬运和收藏保管。
还有,语言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也不需要修饰,这字一多,不管是甲骨刻辞,还是竹片刻辞,都很麻烦,工作量太大,保管储存也不方便,你看辛甲大人多辛苦,每天面对这么多骨头,还要防止霉变,每年还要晒一次,都不容易。”康王对文字的刻辞也提出新的要求。
“是。既然陛下要求这文字要简单化,那以后这竹片刻辞,就叫竹简吧。直接告诉人们要简单化。”庸毝回道。
“你的脑筋就是转的快,那甲骨和竹简霉变这怎么解决?”康王问。
“那就每年四月四日就规定为晒书节吧,这样人们就不会忘记晒书了。”庸毝提议道。
“为什么是四月四日?”康王问。
“因为王上口御晒书之日就是今天,今天是四月四日。”庸毝回道。
“好,马屁精,就从你们学子中实行晒书节吧。”康王笑道。
“陛下,臣可不可扑一下私塾老师的马屁?”庸毝笑道。
“怎么拍?”康王问。
“让私塾老师过晒书节,发节日费,以示王恩浩荡,天下私塾老师的心归矣。天下学子的启蒙老师心归矣,这样老师教育学子的向心力的口碑就归朝廷和王上的了。”庸毝说道。
“可一试,让他们过第一个晒书节。那整个社会就都知道晒书节了,这些有甲骨之书的人家也就开始记住晒书了,要不然,这些甲骨真的霉变,百年之后,也就没人保管了。”康王批准。
“朕要强调,家谓之私,门侧谓之塾,这私塾也就是小。四榈为族,族有师氏,一百家有一名老师,同时为族长,族长也是承担教育之职,也是最有学问之人。教国子谓之师,师居南门之左,教三德三行。保氏守王城西闱,教六艺六仪,归司徒管。只有升到大学才由你辟雍长管,以后不要越权。”康王告诫说。
“你妹妹庸公主怎么还没到?”康王望望门外说。
“回陛下,庸公主已经在外等候多时了,见陛下在谈话,故没让通报。”仆正回道。
“好,雍正,你回去吧,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康王说。
“为臣告退,祝陛下有个美好的夜晚。”庸毝意味深长的说。
第二天,由辟雍处代为下发王畿之地的所有私塾老师三斗粮,并告知这是四月四日晒书节,王上赐予的过节费,同时也是辟雍感谢老师们为辟雍大学宫输送贤才学士的心意。这是享受国家津贴和谢师粮。
私塾老师个个都跪拜谢恩,当然这不是为三斗米而折腰,而是对尊师重教和有了读书人的节日而拜谢。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