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开始相互祝贺,相互恭喜,相互聊天,十四位诸侯君,开始忙碌招待大家,宴请大家,共祝王上的生日快乐。场面热闹非凡,喜悦一片。
饭后,辟雍雍正上前奏道:“陛下,饭后,微臣为陛下奏一曲《雍》以助兴,如何?”
“好,这个朕用善后奏《雍》,这已经成习惯了,那爱卿奏一曲《雍》。”康王应允。
庸毝坐定,抚琴而奏,开始演奏《雍》,乐正起身附和一起唱: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
绥予孝子。
宜哲维人,文武为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庸毝演奏完之后,谢幕。众人鼓掌,太保赞道:“辟雍雍正奏《雍》,还是有点味道的,余味绕梁,甘美。不过本公要提醒大家,这《雍》不是你们随便用的,这是王家之乐,只有王用《雍》,其他大臣和诸侯都是不可用的,这是周礼,礼入法,违者必究。”
周王朝的国乐从此确定《雍》。
康王在仆正和左右携仆陪护下,离开。大家散去。
康王定于夏收夏种之际到乡遂看望进士们,炎热之际,又赶上农忙,百尹安排康王到乡与遂的交界处视察工作,同时看望士子们。这次的视察主题是:“视察,农戒,率耕,忙种,守信,慰问,纳凉。”这样就不耽误农忙,也没有失信于士子,晚上还搞个夏日纳凉讨论会,与士子充分交流一下思想。百尹不知道陛下这次还有选拔人才之意。
这次视察乡遂,康王点名要上次晋升的十四大夫,百尹桥醴,内廷大宰牛蒡,司徒蒲柳,司空沣芑,司农扈鮟,上卿大夫林场,虎臣姒玵,师氏郝世,师氏辛棣,太史禄稗,大宗黎埠,上大夫杜社。还有这次刚分配的乡遂大夫,司土旨归,司市萧山,司盐辛辣,司木攸关,司水邝业,司草曼联,司器樊音,司货祈盼,司士盂水,司仪廖若,司礼桑植,司文邰平一同前往视察,让他们故地重游,让他们一展礼仪,就是炫耀一下王恩,炫耀一下臣工,当朝令尹、大宰,都出自遂大夫,三司有两司出自遂大夫,虎、师三人出自乡大夫,(乡人国民从军这个原则没有打破。)正部级以上干部二十四人出自乡遂大夫。这让乡遂地方人民感到荣耀,自豪。
吉日早上,康王坐六驾金銮马车,趣马亲自御马,令尹、大宰等一班官员和仆正、庖正等侍从跟随其后,锱辇重车已经三天前提前出行。虎喷军一千勇士前面开道,两千虎喷后面护卫,向一百五十里开外的康王行苑而去。
马车在驰道上保持一定的速度在驰行,这个驰道,在十天前就完成了休整,整备康王巡视线路。
一班人马驰行到了傍晚,眼看就离行苑还有二十里的地方,人马突然停了下来,前方虎臣来报:“陛下,前方一老者赶着一牛车走的太慢,路窄,不够两辆马车并行,所以无法快行通过,是否可将牛车先抬到路边,待马车过后,再把他抬回驰道?”。
“那你与老者商量吧,如牛车同意,就这么办。”康王说。
“报,陛下,老者说:‘他同意,牛车不同意。’微将问他何道理,他说:‘牛车马车都是车,何车先走?老人王者都是人,人人可行。’”虎臣禀报说。
“好,有意思,你去告诉老者,‘牛慢马快,快慢驰急有序,礼让三先。’”康王说。
“诺。”虎臣应道。
“老人家,陛下说:‘牛慢马快,快慢驰急有序,礼让三先。’请老人家让个道。”虎臣与老人家商量说。
老汉笑道:“马廋牛壮,壮士解腕以壮论,不分畛(zhen)域。”
“回禀陛下,老者不让路,说:‘马廋牛壮,壮士解腕以壮论,不分畛域。’”虎臣又来禀报说。
康王大笑,今天遇到高人了,他说的没有错,大路小路,遇到障碍就是过不去,这老人家要表达什么呢?“国事,民事,都是事,事事有缓急。”
老者回道:“男人,女人,都是人,人不分左右。”
康王心里明白了,老人家说的是礼制,不要路分男右女左,车居中。他是建议改礼制。康王想知道老者的心意,于是说:“男右,女左,车居中,男女有别。”
“东西,西东,双行道,何分左右?”老者不再拐弯了,直接给出想说的心意答案。然后让将士们把牛车抬到路边的田埂上,让路。
康王听了,大赞,对啊,现在这些便道道路都是单行道,如果改双行道,南来北往,哪分左右手呢!二来,如果路面在宽一点点,就可以走双向车了,哪还要什么士让大夫,大夫让大贤呢?多此一举,老汉一语道破两个问题,高人也。
待王车到达老者处,康王要趣马停车驻跸,康王走下御驾,对着老者深施一礼:“老者之教,姬钊感激之至,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之礼制,是要改,这道路更要改,略加宽一点点,就可两车并驱,何来让之之烦?不光驰道,便道,就是户户通的小道也如此,就如老者所说不分畛(zhen)域。受教受教。”
老汉早已跪在路边,给王上使大礼,见康王下车,赶紧高呼‘万岁,万岁。’又听康王一番致谢之词后,感动出眼泪说:“王上,王者风范,礼让三先,老朽挡道,该死该死。”
康王对大宰牛蒡说:“封老者为‘叟’,世袭。”叟是最低的封爵。
“诺。”牛蒡应道。
读万卷书,还有行万里路,这两百里之内,就遇到两个问题,那要行万里路要遇到多少问题要解决呢?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没有上报问题,下面的问题,上面不知道而已。康王坐在王车里想。
待到天黑,大队人马到达行苑。行苑很简洁,这是百尹特地告诉膳夫这样安排的,膳夫本不同意,说:“小的觉得这样太简单了,对陛下不恭,如果王上怪罪下来怎么办?”
“你就说这是我办的,与你无关了吧。”百尹说道。
“百尹大人,能告诉在下这是什么道理吗?在下愚钝。”膳夫问。
“你说,这次陛下来干什么来了?”百尹问。
“来视察来了,来看望士子来了。”膳夫回道。
“这不是主题,主题是亲民,申诫农事。亲民就得与民之间拉近距离,加深亲近感,你说,让老百姓看到你们摆谱的那个阵势,百姓心里会怎么想?面上奢华风月,堂皇花园楼阁,百姓心里会喜悦?你懂吗?”百尹说道。
“这是大人做多年遂大夫的感受,受教,受教。”膳夫惭愧道。
“难怪大人吩咐说道路不戒严,哪帮大人在路上就私下里怪您呢,干嘛听百尹的不戒严,不封闭驰道?耽误了时辰不说,还让陛下遇到牛车烦心。”膳夫嘀咕道。
“陛下不开心了吗?”百尹问。
“陛下很开心,没有因此不开心。”膳夫回道。
“还有,士子们怎么没有来接驾?百尹大人?”膳夫又问。
“士子们都在农忙,我通知他们明天上午辰时三刻再到。陛下车途劳顿,今晚一定会睡个好觉,明天不会那么早起,所以士子明天来,来得及。”百尹解释说。
“大人算的太准了,在下佩服,”膳夫说道。
“那为王上准备什么吃的比较好?大人赐教。”膳夫问。
“你不是知道陛下喜欢吃什么吗?还问我.”百尹回道。
“王上喜欢吃的东西,在下当然知道,不过既然出了宫,那总不能让王上还是吃宫中的那些菜肴,总得尝尝地方特色菜。”膳夫说。
“膳夫大人变聪明得了。既然膳夫大人要给陛下搞几个特色菜,那在下就给陛下来几个地方菜肴。”百尹说道。
“百尹大人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赐教。”膳夫说。
“本官是准备好了,给陛下来一个,清炒羊,椒花青蛙腿,烤乳猪,爆炒四两鸡,烩杂鱼,锅贴。五个菜够了。”百尹说。
“这几个菜,御善厨可能一个也不会做,百尹大人?”膳夫难看的说。
“找个地方老妈妈来做,包管好吃。”百尹说道。
“行吗?大人!这可不是闹着玩得,这是王上吃的菜!”膳夫严肃的说。
“王上吃过这些吗?”百尹问。
“没有。”膳夫回答道。
“那就是了,相信我没错。”百尹说道。
晚饭时间已过,康王的肚子已经叽咕叽咕的叫,用膳。仆正,膳夫都在看康王用膳,康王一边吃,一边夸道:“这是什么菜,这么好吃,朕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谁做的菜,赏十两金。”
“诺。”膳夫没有说这是谁做的,他不愿意说是那个地方老妈做的菜。
地方老妈拿着王上奖赏的十两金,开心的回家了,这是王上赏的,不一样,几辈子人的荣耀,全家人感到幸福自豪,王上喜欢吃她做的菜,逢人便讲。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