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认为现在应该赶往历阳,先全面接管全州的军政大权,再来挨个收拾山越和官僚。
王异说:“南昌道路不便,通行多有阻碍。何况地广人稀,征兵困难。去历阳则拨云见日。”
范新则说:“扬州的卷宗大都在历阳,我们要调度州郡,不可不先去治所,将各郡县掌握。山越之事,有几位将军处置绰绰有余。”
郭翼便下定决心,启程前往历阳,留下命令给庞德等人,剿匪之后率众来历阳汇合。
王獒得知郭翼要走,喜不自胜,表面上还要做的依依不舍样。其他士族乡绅也纷纷来码头送行,有的慷慨高歌,有的喜极而泣。
郭翼这时候也没时间陪他们耍心机了,赶紧启程,全速赶往历阳。从赣江北上进入彭蠡泽,再往东进入长江,顺江而下,不过两日便抵达历阳。
历阳沿江而建,郭翼的船停泊在码头边,扬州州治的官僚们已经在岸上候着迎接了。扬州原来是刺史部,负责监管全州事务的是刺史。但刺史按规定是没有兵权和行政权的,只不过中国古代的制度历来都是如此演变,从纯粹的监视者,最后变成实际上的一把手。
州牧,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合理合法的地方最高长官。党政军一手抓,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比之现代的省级官员实权大得多。只要野心大,完全可以裂土称王。
所以郭翼和前任扬州刺史没啥子可交接的,州牧的官服是新设计的,官印是新的,马车、轿子、仪仗等等身份象征性的东西,全是新的,全部是两千石官员的标准!
之前刺史用的那些不过六百石的标准,还不如郡守呢!东汉的郡守和州牧一样,都是两千石!只不过俸禄相同,职权不同罢了!
何况郭翼是车骑将军,位次三公,列于九卿,金印紫绶!封邺城,万户侯!他的仪仗都是有将军封号加成的,与刘虞、刘焉、黄琬等人的制式又不相同!
他带着天子的旨意,直接入主历阳,正式成为扬州六郡的老大。扬州六郡有多大?相当于现代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个省的面积,甚至还可以算上目前没有纳入行政范围的夷州岛。
郭翼直接委任范新担任丞,接管所有政务,并且巡查州治官吏。随即开始调拨兵员,要着手干掉九江郡的山越势力。开玩笑,九江郡是州治所所在地,哪能让山越在家门口拉屎?
两人都是日以继夜翻卷宗,查业绩,其他官僚自然都只能在一旁陪着,其中好几个都直接累垮了。州刺史作为监察郡县的专门官员,官邸之中自然是有无数的各郡县官吏的黑料。这也是一种管理手段,没有黑料下面的地方官压根不鸟你!
查了五天四夜,累垮的官吏已经在院子里倒了一片,由于梅雨天的关系,不少官员更是一病不起。
出乎意料的是,郭翼反倒是留下了一个清官的名声。都觉得他奉公执法,兢兢业业。纵然不少人有抱怨,也只敢在背地里说。谁敢指责顶头上司“太敬业”?
“这人是谁?怎么半点黑料都没有?”郭翼把庐江太守的资料丢给一旁的文官,太奇怪了,他手头上王獒的黑料已经够把人贬为庶民了。这个庐江太守,居然这么两袖清风?
“大人,此人乃是陆康,陆家乃是扬州名门。”
“哦,陆家。”郭翼想了想,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这不是陆逊他爷爷么?”
范新把扬州各郡的郡守整理出来。九江太守边让,庐江太守陆康,豫章太守王獒,丹阳太守周昕,会稽太守郭异,吴郡太守盛宪
边让是名士,陆康是望族,王獒是外来户,周昕与盛宪都是会稽人,郭异是荆州南阳人。
其中就属王獒黑料最多,贪污记录不少。周昕、盛宪、郭异三人也就基本合格。边让这厮名气很大,也是天下名士,但却没有任何政绩。
只有这个陆康,不仅两袖清风,还政绩斐然,庐江郡是六郡之中,治安、民生搞得最好的!
郭翼问道:“想出办法来了没有?”
范新道:“已经有眉目了。”
“好了。”郭翼拍拍手,笑着说:“诸位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
众人都如释重负,“多谢大人。”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