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红楼探秘 > 第五章、《红楼梦》姓“戏”还是姓“史”之谜 5

第五章、《红楼梦》姓“戏”还是姓“史”之谜 5(2 / 2)

第三种:

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野史他都很排斥,尤其是对第三种,其批判力度远远大于前两种,原因就是此书的外包装大都使用了这种材质,所以他必须在这里讲清楚,讲明白。通过对上述三种文学作品的批判,石头等于直接否定了《石头记》是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也就是说,它不是野史,与野史毫不沾边。

第三,在否定了上述三类野史之后,他的笔锋一转,以肯定的语气说道:

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反失其真传者。

对于这段话,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对于不善读者,此书是娱乐和消遣的读物,具有“消愁破闷”和“喷饭供酒”的功效。另一方面,对于善读者,它就是一部“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的真实历史,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离合悲欢,兴衰际遇”的真事。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究竟是野史还是历史,它的区别并不在于书之本身,而是在于善读和不善读之间。对于善读者,它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对于不善读者,它就是一部虚构的故事。

在这里,石头进一步把自己的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作了严格区分,特别肯定了其真实的一面,特别否定了其不真实的另一面;特别肯定了其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面,特别否定了其娱乐大众的另一面。脂砚斋在这段文字后面批道: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这个批语不仅肯定了此书确有其事的事实,还强调了隐事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笔如游龙,变化莫测”是脂批常用的一句话,这也是对作者笔法灵活多变的一种暗示。(未完、待续)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