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古代的宫室建筑,堂即殿,它是宫廷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天子升座议事、举行各种典仪的重要场所,也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用白玉修建的宫殿是什么呢?就是雄伟壮观的“宝殿”。“马”指天子出行的车驾“銮”,而“金马”就是“金銮”的意思。也就是说,“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潜台词是“金銮宝殿”,而“金銮宝殿”是最高权力的中心。
可以说,“白玉为堂金作马”这七个字,把贾府的背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不可能出现模凌两可的解释。“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意思是说,贾府之地并不假,它是实实在在的“金銮宝殿”,是天下人瞩目的最高权力中心。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用秦始皇耗费巨资修建的占地面积三百里,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来比喻老祖宗史家,是不是有点过于夸张,或者言过其实呢?在不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时,恐怕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个形容再合适不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谜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这是贾政送给贾母的谜语,笔者在前面已经谈过,它的谜底是“砚台”或“史笔”。这个谜底书中有明确交代,对此不会有人表示怀疑,但让你没有想到的是,它还有另外一个谜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个谜底虽然书中没有直接交代,但作者通过林黛玉质疑宝玉参禅的问话,把这个谜底间接的说了出来。黛玉说:
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对此机锋宝玉无言可对,脂砚斋在这句话后面批道:
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也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
其实,不是宝玉答不上来,而是作者不愿直说,想把这个谜底留给读者自己去猜,自己去想,因为它过于敏感,大有“干涉时世”之嫌,故而只能就此打住。
那么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把宝钗紧接着所讲的禅宗五祖求法嗣传衣钵的故事联系起来看的话,或许你就可以猜到这个“至贵”、“至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它显然与“庙堂”之上的传位有关,与最高权力的交接有关。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象征一个国家至高无上权力的“金印”。也就是说,“金印”是这个谜语的第二个谜底,也是作者赋予贾母的第二种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