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红楼探秘 > 第九章、朝代年纪和主题思想之谜 9

第九章、朝代年纪和主题思想之谜 9(2 / 2)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个曲子说明,造成真元春命归黄泉的是“无常”的到来。什么是“无常”?“无常”指的是阴谋篡位的悖逆之举。由于这种行为不按规矩出牌,不安法度行事,且来的十分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故被称作“无常”。“无常”的到来,让真元春没有了立足之地,不得不走上一条绝路。“家乡”指的是“宁”和“荣”,这本是元春的必然归宿,也是贾府的必然归宿,可是现在却是“一损俱损”,“宁”、“荣”不复存在,何来“家”呢?“爹娘”指的是王法,指的是规矩,指的是秩序,元春是它的产物,贾母和王夫人就是它的代表。“望家乡,路远山高”恰恰说明,真元春并没有出现,“宁”和“荣”并没有出现,“家乡”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府”。

那么,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虎兔相逢大梦归”给出了答案。“虎兔相逢”指的正是康熙和雍正交替的年份。“虎”指壬寅年,也就是1722年,这一年的十一月康熙驾崩。“兔”指癸卯年,也就是1723年,这一年是雍正元年。由此可见,虎兔代表了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交替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正是假元春“三春争及初春景”,真元春梦归黄泉的时候。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年纪,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真元春死于“虎兔相逢”之年,假元春生于“虎兔相逢”之年,二者在同一时发生,这就叫“你死我活”。《恨无常》的曲子说明,康熙的继位者没能到位,因为这个位置被人“捷足先登”,造成了主人公“半途而废”的千古奇冤。

上述四点足以表明,《红楼梦》反映的是康熙遗诏之谜案,书中的真假指的正是康熙继位者的真假,书中的贾府指的正是雍正王朝。那么,书中的真元春是谁呢?或者说康熙指定的接班人是谁呢?这一定是大家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要知道,这个谜团一旦揭开,主人公和作者的真实身份也就大白于天下了,不用说,这一定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但这个问题笔者在这里暂不讨论,留待下一章披露。

笔者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想必读者对书的主题,故事的朝代年纪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红楼梦》和《石头记》是这本书常用的名字,但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更能体现书的主旨,更能反映作者在说什么的问题。这个名字就是《嗣书》。

你可能觉得这两个字很有些耳熟,没错,它和《四书》读音相同。宝玉说过这样的话:“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他的意思是说,《红楼梦》的主旨就是“嗣书”,如果有其它的想法都该彻底摈弃。《四书》在书中多次被提到,表面上看,好像作者对《四书》情有独钟,推崇备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并不是在宣扬儒家思想,崇尚孔孟之道,而是因为《四书》和《嗣书》谐音,正好用来影射书的主旨。所以,凡出现《四书》的地方,我们都要另眼看待,脑子里要多一个问号。(第七卷完)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mei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