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直宣称自己是奉诏行事,而且还出示了《康熙遗诏》作为证据。那么,雍正继位时有没有先皇的诏书在手,他所出示的《康熙遗诏》是真还是假?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人们争论不休,又怀疑的,也有相信,但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难有定论。那么书中对此有没有交代呢?当然有,作者通过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宣旨的情节,将这一事件的真相和盘托出,使得这桩谜案终于有了结果。
谁都看得出来,元春晋封的消息在贾府自始至终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就连贾母和王夫人都蒙在鼓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贾政被请进宫后,贾母就一直“心神不宁”,不停的使人“飞马来往报信”,打探消息。她显然不清楚,即将发生的事情,究竟是祸还是福。
在此之前,六公都太监夏守忠,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前来宣旨,而且他的举动有两个明显的破绽:第一是,他名为宣旨,但却“并不曾负诏捧敕”,只是“口内说”而已,大有假传圣旨之嫌。第二是,他宣旨的内容是:“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白了,就是让贾政赶紧到“临敬殿”去见皇帝,不得有误。然而,恰恰是这“临敬殿”三个字露出了马脚,让这个“陛下”的真伪清晰可见。。
圣旨应该出自哪里呢?应该出自西府,出自贾母之手,因为只有贾母才有颁发元春晋封懿旨的权力。可是,此时代表皇权的贾母和代表嗣子正统性的王夫人却都成了局外人,对宫里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夏太监口中的“陛下”她们并不认识,也从来没有打过交道,怎么突然就成了“陛下”了呢?不仅贾母一脸的疑惑,就是荣府的人也是云里雾里,由于合家人“心中皆惶惶不定”,所以才让人不停的打探消息,了解情况。最后还是奴仆赖大前来通报消息说:“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这个情节说明,贾母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对此只能被动接受。夏太监是“阴人”的代表,是“火”的象征,由他来宣旨,恰恰说明后宫已经变成了“阴人”的天下,变成了“火”的世界。
由此可见,雍正所说的“奉诏继位”完全是一派胡言,他手上根本没有康熙的遗诏,更不可能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那么,康熙遗诏在哪里呢?在北静王手上,那串“圣上所赐”的“鹡鸰香念珠”就是遗诏的象征,就是继位的凭证。(未完、待续)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