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守府邸内,自从秦如烟到来后,就经常来于望的书房中拜访。有时候于望正好泼墨挥毫,如烟便在一边静静的欣赏。
说起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秦如烟自然也是其中大家,奈何于望虽然见识广博,这两年老祖宗的书也是读了不少,奈何后世人呢,十个倒有九个把老祖宗的书法遗产抛弃的一干二净。只见于望这毛笔字写出来不是螃蟹横行,就是歪歪倒倒的,似乎随时要散架,简直是惨不忍睹,如烟有心想找点长处夸夸,但楞是开不了口,她那如影相随的秋香更是翻起了大大白眼,只是把眼睛盯向屋粱。
而每当晚上月色如水的时候,就最是秦如烟所倾心的夜晚。如烟最是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眼下虽然是隆冬,她仍要推开窗户,顶着寒气,让月光徘徊于堂室之间。
时值隆冬,这天上的月亮便显得高小,月色更是凄冷,但她不以为意,反而倚窗而望,恋恋不舍。在这样一个万物肃杀,清冷的月色中,按秋香的说法就是:自家小姐雅致空灵,非是人间俗人,越是如此环境,小姐越是喜欢,那仙路禅关也就会在沉静中悟通。
对于如烟这样时刻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然后在平凡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于望是感受颇深,但这也更显示了自己实为土包子一个,跟如烟姑娘的日常生活简直是没有一点交集之处。
对于这样一位气质高尚,时刻流露出雅致品味,似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物为何巴巴的跑到自己身边,于望心中有时候也是不解,最后的对待的对策也就是三个字“供起来”。
这晚,于望在自家老娘的威逼下,无可奈何的去拜访如烟姑娘。
此时,于望和如烟静坐香阁,细品铭香。如烟过的生活情调,那是于望平时简直没有接触过的,她来自江南,最欣赏的就是一种味如芳兰的“生黄香”,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香丸。在默默品香时,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二人静参鼻观,禅味弥漫,仿佛就不似人间。
不得不说,秦如烟于茶道造诣极深,手制的茶其淡如水,其香悠远,让于望喝了后心中一片静谧,只知道很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而且如烟手制的一壶茶只得两杯,茶香如有实质,饮尽后依旧回味无穷。于望没去问这茶究竟有多珍贵,免得一问又是显示自己的俗不可耐。
只是一杯茶实在太少,尽管于望刻意每次只是沾沾嘴唇,而茶杯还是很快见空了。虽然两人空坐相对,但是最后还是于望那嗓音打破了寂静。
“如烟姑娘此次募捐军饷,不辞辛苦,千里送达乐亭,连得年关也要在遍地苦寒之地过,于望心中颇为不安!”
“将军何来此言?上次如烟乐亭一行,却是发现北地男儿大异南地人士,其燕赵壮士的慷慨悲歌,也是让如烟感触颇深,尤其将军宴会一诗,岂不让江南那些醉生梦死的蠹虫愧煞?妾身免其为难广集募捐,乃携金而赴北地,实乃求得心安而已,吾心安处即故乡,将军不必介怀!”。
“吾心安处即故乡?好!说的好!”于望击节赞叹,随即又沉吟道:“只是此等募捐,实乃无根之萍,无水之木,可一不可再,这次我于望恬着脸皮就收下了,先谢过姑娘对乐亭将士的大恩!以后,如烟姑娘万万不可再举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我大明边地将士缺饷是常态,但是打铁先求自身硬,求人不如求己,别的地方我管不到,但是乐亭一地的官军包括百姓,我于望还是力求保证温饱无缺的!”
说实话,对于如烟这次能募捐到八千两银子的巨额军饷,于望心里还是很吃惊的。不过这钱拿的烫手,一个男人干点事情,都要女人出面筹集军饷,不是吃软饭不是什么?于望有心推辞了如烟这次送过来的银两,但是经过这段时间接触,也是已经了解了这姑娘脾性,实在是外柔而心性刚强,要是不收,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最后于望想想又补了一句:“下不为例!”
此刻如烟那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脸上,一双朦胧的大眼睛牢牢的盯住于望,幽幽的道:“将军大才,能以一身担起我大明边防一地要责,又要保证一县子民的温饱生活,以往所作所为,妾身多少也是听说一点的,妾身敬佩不已!”
面对鬓发如云,弓弯纤小,腰支轻亚的玉人如此凝视,于望不由咳嗽一声道:“这个,如烟姑娘,你平常都是这么看人的吗?这让我心底都打起鼓来,实在···实在有点···。”
“实在有点什么?”如烟好奇的问道。
“拘束!”于望自嘲的一笑。
“呵呵,将军人中之龙,又岂会在乎一个小女子的眼光?”如烟柔声道。
“呵呵,呵呵。”于望干笑两声,现场又是陷入沉静。
虽然如烟时刻盯着于望,但是她心中却是若有所思,身处繁华的江南得她见多了风花雪月,物欲横流。在这个非常堕落的年代,江南人士已经麻木得感觉不到他们所面对的局势,正是上次乐亭一行,如烟除了眼界大开外,也深深感受了到了大明的内忧外患。
然而,在上次乐亭宴会一过后,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她却是眼前一亮,这个于望与那些乡绅做派格格不入,特立独行,又是充满了北地男子的阳刚之气,同时他对于风月场合的那不屑一顾的做派,也深深让她惊奇。
哪个少女不怀春?自从自己出名之后,慕名求访者甚多,可谓门庭若市,但是在她眼里的来客却都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做这一行的她,也算是见多识广,所见所闻,那些先期出名的同行,婚恋大都是以悲剧告终。
历数江南风月圈美人的结局,不是被豪强纳小,深门大院,从此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年华蹉跎。欢乐场上的笙歌夜舞换来的是美人之迟幕,红豆之飘零。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是如烟不屑一顾的,但于望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似乎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