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一七六章 鼎

第一七六章 鼎(1 / 2)

肖先生咳嗽了一声,他知道操守大人一向对工匠相当看重,却没想到看重到这样的地步。这让他有些不理解,毕竟大明文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里,什么君子六艺啦,什么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啦。工匠,对于肖先生来说,治理内政是需要,但是没有必要重视到这一地步。

“操守大人!属下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讲!”

“如今在我乐亭吏书司的预算里,每年的财政支出里有三大块。其一,大规模的农屯支出,其二,维持汉家军战兵营平时正常运转的花销,其三,就是物工司的海量物资需求。再剩下其他譬如什么全体吏员薪俸支出反而是小头。”

“财政预算吃紧啊,接下来操守大人的规划中,又有两大事项要上马,一是汉家军要扩大规模,二是设立卫学,都是吃钱大户啊!如果决定加大物工司的投入,那么想必,其他方面资金就要压缩,这样一来···。”

“肖先生!”韩立功嗫嚅着说道:“物工司占了吏书司多少预算,咱大老粗是不知道的。可是,咱们只知道每个月都接到吏书司的生产要求指标,不说民事农具数量要求就是海量,就是平时打造汉家军的盔甲、火铳、腰刀、长矛、特种飞斧、军刺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譬如说这火铳的铳管,按照操守大人要求,汉家军每个战兵每月都要达到五十发实弹射击演习,这铳管每月报废要补充的不知道有多少?”

“肖先生!光这火铳铳管,一个合格的学徒工,一个月才成钻成一根哇!咱物工司接到的命令是这个要做,那个也急需,总共就这点人手···。”

“老韩!我知道你物工司的难处,我也不是说不愿意加大物工司的预算,我的意思是暂缓增加投入,等过了秋收,咱们再商量这个事情,你意下如何?”听到韩立功叫苦,肖先生一肚子的牢骚: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就你老韩,你还有理了?这么老实巴交的人也知道争取钱粮了?谁教的?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我这吏书司还能揭的开锅吗?

“这样,老韩,咱吏书司也是有难处的,现在是到处有人向我伸手要钱哇!今年吏书司首要目标是取得大规模屯田的成功,至于其他方面都先让一让,屯田成功后,钱粮宽裕了,也就半年时间嘛,你这里暂缓,呵呵,暂缓!”

肖先生说话温和,但是话里内容却是丝毫不让,吏书司的钱粮本就来就紧张,可不能到处开口子,所以他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肖先生!”于望笑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这匠师方面投入虽然增加了,但是这也是壮大我汉家军的根底!此乃正源之举,值得投入的!”

“至于扩大工匠的规模,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个是自己培养,二个是让那些商号去大明各处代为招募,在咱这里,对匠师来说,不管是地位上的看重优待,还是这工钱和待遇,谁家能比得了?消息传开后,流亡各地的匠师闻风投奔来的是不会少的!”

“肖先生!俗话不是说了么,这时间,哦,钱粮就像女人的挤一挤总会有的!就这样办了!”于望一锤定音。

“呵呵呵···。”

“哈哈哈···。”

听到操守大人如此新鲜的比喻,顿时众人哄笑大笑,肖先生苦笑着点头应命。

“操守大人,这个我朝天启皇帝早年沉迷木匠之道,不理政务,结果朝政被魏忠贤等宦官把持,由此朝纲崩坏,天下纷乱,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肖先生再三考虑,决定还是提醒一下于望。

“肖先生!你别急,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怕我玩物丧志?其实正如你所说,吏书司支出的预算大头一向有三大块,可在我眼里,这却是我汉家军的三大根基!这三大根基分别可以分为:武备、钱粮、生产力!”

“我汉家军体系正如一只鼎,有了三只足才能站稳,这三只足缺一不可,要是只有两足强壮,第三支瘦弱畸形,那鼎还不得摔倒或者倾颓?只有把这三个做好了,咱们的汉家军才能百战百胜,才能在乱世立足,不然何来的定鼎天···。”于望沉吟的说道,不过后来却是发现差点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赶紧收嘴。

看到于望脸色严肃,众人纷纷也庄重起来,肖先生更是喃喃有词:“三足鼎立?定鼎天下?这匠师就是生产力?我汉家军的第三条腿?···。”

于望率领众属下边走边说,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巡查完了大部分作坊。忽然,于望对着刘长乐道:

“刘公子!眼看这几个月过去了,我要求你仿制火炮的工作,进展的如何呀?”

“我说操守大人!你可是无风不起船,有风驶尽帆啊!自从少爷我来到了乐亭,就整个儿一个苦力,一会儿要我研究这,一会儿又研究那,爷又不是三头六臂,哪能干得了这么多活!”刘长乐翻了翻白眼。

“嘶···。”林杰听到刘公子大喇喇的在于望面前自称爷,不由心底里倒抽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