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吩咐完了华驰书该做的事情后,于望反复沉吟着。对于这次两路扑来的上官要抢钱抢粮的事,其实他早有对策,如今他要做的就是等待,需要的是时间。所以,对于巡检司关押这些上官的事情,更是默许。
就在十几天以前,在于望收到了消息后,就是召集一干下属商议对策。本来于望对于这件事情,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抱定了耍赖,打太极的念头。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拖”,第二个字是“磨”。
要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耍横,恐吓上官,营造出要造反的势头,迫使这些上官收敛气焰。不过要是这么一来,于望从此以后在官场就是举目皆敌,人皆嫉恨之,就算是赖过了今年,明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好不容易建设起这点根基,还想不想要了?所以,这是下下策,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能使用。
最后会议达成了共识:至于钱粮,不管怎么样,要给上面一个交代,多少还是要出的。因为众目睽睽之下,这个很难抵赖,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出多少,交给谁的问题。
在那次会议中,肖先生吞云吐雾,一张脸隐藏在云山雾罩中,沉吟着道:“操守大人,既然这钱粮,咱最后还是要出,那么对着这些闻腥而来的上官倒也有个对策!不知道大人有没有听说过‘官场房中秘’?”
于望对于打造自己的军队、钱粮基地或许有着一番自己的见解,但是对于官场上这些权术,完全可谓是门外汉。在一些简单的贿赂上官,走走关系,这个还可以做到,但是面临重大危机时,这点心思就不够应付了。
在这个乱世,于望信奉的是用强悍的实力来碾压一切,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别人就得听!只是在目前的情况,自己根底未稳,还没到自己大声说话的时候。
至于于望属下的一班武将,虽然读了点书,有了那么点文化,让他们提刀在军阵前厮杀容易,让他们琢磨出一点什么官场权术,那可就难为他们了。
于是,于望虚心请教。
“官场房中秘,又称登龙十二术:有——造劫乘势、水漫金山、浪涌堆岸、一笑倾城、危崖弯弓、霸王别姬、饮糙亦醉、隔山拜佛、泪洒临清、打渔杀家、石中挤油、雕弓天狼等种种名目。”肖先生悠悠道来。
“就目前来说,应对如今局势,属下以为,咱应该采取隔山拜佛的对策!”肖先生的话掷地有声。
在肖先生的话里,隔山拜佛,即是官场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比如你是县令,下一步要升迁同知,就决不要走同知的门路,因为同知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官职拱手相让?他反而会处处戒备着你,打压着你。
所以拉住同知的顶头上司打同知,气力才使到了点子上;当了同知又要升知府,就要拉住知府的上司道台打知府;当了知府,绝不巴结道台,要直接与京师联络过从,把道台一脚蹬掉!
这样一步一步升迁上来,永远是隔一层上司套弄好了,把顶头上司弄掉,自己就上来了。
对于这次危机也可以如此处理。哪怕这次于望对着这些上官毕恭毕敬,所有要求都妥妥的满足,这些上官也不会就此罢手,不说把收到的钱粮当为自己功绩不说,很大可能还对于望生出了无比的忌惮和戒备。
因为在这个世道,于望的所作所为可谓是鹤立鸡群,既不是这些官员的同路人,又这么耀眼,随时有可能会取代这些尸位素餐的上官的位置。
因此,肖先生的建议是于望要拜佛,而且还不能拜这些卫城、路城、镇城的佛,要直接拜到京师,从上而下,碾压这些中层的魑魅魍魉。
当今这个世道,最大的佛是谁?不用说是崇祯帝了!可惜,于望的手还没有伸的那么长,就是想拜,区区一县的卫所操守,也没有直达天听的门路。
在肖先生的提议里,操守大人在京师目前有一大一小两个佛可以走门路。大佛就是如今朝廷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这个大佛以前和于望有过渊源,可谓是最直达的门径。如此关系,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
还有一个小佛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朝廷户部郎中王弘祚。虽然对于上次王弘祚忽然巴巴的送军饷到乐亭,其中的缘由琢磨不透。但是既然当时王弘祚对于望如此结交,想必走他的门路就容易多了。
况且朝廷户部本来就是管理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由此,这次于望准备上缴的钱粮是跳过各路上官,直接缴纳到京师。作为朝廷户部郎中的王弘祚,让他经手此事再也名正言顺不过。
都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想当初,王弘祚押运粮饷到乐亭,不过运来了区区三千石粮草。这次于望也豁出去了,按一亩土地缴纳一斗计,六十万亩土地,实打实的直接就上缴税粮达六万石!这简直是天大的馅饼砸到王弘祚的头上去了!
因为整整六万石粮草缴纳,这可不是小数目!想来待在京师的王弘祚接到这个消息,鼻子都笑歪了罢!如今京师里的国库如扫,有了这么一大笔的粮草入账,可谓是惊天大功。这个政绩被他揽到手中,以后想不发达也难了!
至于此次前来搜刮的各路上官,他们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哪里会料到于望会釜底抽薪,直接将他们架空?就让他们急不可耐的来,灰头土脸的回去好了!
在肖先生的算计里,这个计策十拿九稳,万万没有落空的道理!只要朝廷里有人为操守大人撑腰,甚至惊动了崇祯帝,那么以后于望的位置可谓稳如泰山,再也没有动摇的可能!至于目前这些上官们,面对如此局面,除了眼巴巴的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还能如何?偃旗息鼓是肯定的了。
所以,在十天前,肖先生就准备好了相关公文,于望也就派出了人马去京师联络。如今,他等的就是京师的动静,和户部郎中王弘祚的到来。
目前,于望缺的就是这段转圜的时间,所以他要等。不过幸好,乐亭离着京师也不算太远,估算着日子,这王弘祚也应该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