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吏书司自从全面接手卫城、滦州两地后,新编收集体军户达六万众,期间前后又收拢了闻风前来投靠的外地流民一万多,如此,现在大人治下总人口达十三万众。大人去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十万,眼下可谓是已经达成目标!”
“很好的人口基数,吏书司这两年功不可没!但也不可满足,你想想我国朝江南地区吧,区区一个上县,人口就能轻易的达到二十万、三十万!我们这边地是怎么了?一卫、一州,全力梳理和收拢,才十万出头!”
于望语速不快,慢慢的道:“这次出查,肖先生也看到了,咱这滦南大片的土地荒废掉,可谓不毛之地的。所以,往后我们的战略目标还是人口,这蓟州附近的流民,想来我们都吸纳的差不多了,吏书司应该再想想办法,怎么去充实人口。咱们不怕人多,底下我们人口越多,伴随的必然是实力更加雄厚!”
“大人高见!”肖先生沉吟着道:“可是大人,虽然去年乐亭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一年又是重金全部砸出去,可谓是以乐亭一地养活了三地人口。目前吏书司的财政是勉强运转,眼巴巴的就指望着今年秋收能有入项。”
“就算今年秋收满意,接下来又是诸多工程要上马,比如规划中的在滦南大力围海造田,这大力开发出水稻基地,其中动用的钱粮又是海量。现在那些近二百数目的农庄也要大规模的重新建设砖瓦房,要知道,由于财政一直吃紧,资源全部倾斜到屯田水利,畜力农具采购,目前那些军户还都是住的是低矮土墙,茅草盖顶,黑暗狭窄的小屋,勉强能躲避风雨呢。由此···,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话不可以说?”
“属下以为,大人现在手控五大营主力官军,又是身负游击要职。这其中我汉家军每年支出的钱粮是大头,咱们为何不向朝廷申请粮饷?不管上面给不给面子,只要有下拨,哪怕是三瓜两枣的,对我们财政也是有所脾益的。”
“对啊!”于望和肖先生正在讨论的功夫,王力突然闯了进来,大声道:“我家婆娘经常唠叨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自从跟了大人转镇卫城,我家婆娘回娘家一哭二闹,那泰山老爷就招架不住了。你看,在今年开春,还不是老老实实的掏出两千多两银子,在卫城给女儿置办了三进两院的豪宅?这也不就便宜了我?”
“老王!”于望哭笑不得的说道:“话说,早年我汉家军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战利品分成犒赏,你这买个宅子的钱总不至于没有罢?为何总是要占泰山大人的便宜呢?”
“呵呵,”王力尴尬的笑道:“我那婆娘精的紧,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就咱那一点家底,平时都被她捂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子也别想漏出来!说是什么勤俭持家,搞的堂堂我老王,平时酒馋了,也得隔三差五的去打李舒的秋风!”
“呵呵呵。”
“哈哈哈!”
帐篷里传出一阵大笑,肖先生仔细的打量着王力,万万没有想到,平时坐镇一营,叱咤开平的汉家军猛将,号称游击大人帐下天王之一的老王,居然是个“妻管严”?
等笑声作罢,看着肖先生那希翼的眼神,于望叹了口气,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道理是没错!可万一要是朝廷上面没奶呢?今年朝廷邸报,我们又不是没有看过,肖先生,你来给老王讲讲。”
原来国朝由于连年用兵,财源匮乏,户部账目一眼所见全是深不见底的窟窿,崇祯帝无奈,在今年正月十四日,从工科给事中傅元初所请,令开福建海禁,通商佐饷。
海禁啊,多大的事?为了开源,崇祯帝咬牙顶着巨大压力,这海禁说开就开了。至于开海后,朝廷到底能收到多少商税,这还是两说的事情。但由此也能看出,在实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崇祯帝只能是迫切的把希翼的眼光瞅向了开海商税。
说实在的,于望并不看好崇祯帝这个举动。开海禁,这个政策绝对是没有错的,不仅要开,还要大开特开!不要说福建一地,在于望眼里,只要是沿海具备条件的港口,统统要开!
只是,自从崇祯登基后,就下诏收回了天下征收税赋的各地镇守太监后,仅浙/江一地,一年的茶叶税收,就从万历年间一年的二十几万两白银,一眨眼,愣是老母鸡变鸭,变成了可怜巴巴的“十二”两。
从二十几万变成十位数的“十二”两,居然是连一百两都没有。由此就能看出地方官僚的胆大包天,其贪腐的欲壑难填!
这海禁就算开了,还不便宜了底下那些文官集团?这些王八蛋大肆中饱私囊,层层伸手截流,肥的是各级官员,饿的是朝廷。所以到最后,恐怕朝廷也拿不到几个子。以此,那些官僚还会用这个“结果”大肆攻讦,攻击这开海政策是什么“违背祖制”、“祸国殃民”,群情汹涌之下,最后必定要逼崇祯帝收回诏令。
崇祯帝这事是办对了,可惜也不想想为他办事的文官集团都是些什么人?所以,于望根本就没有看好这开海能给朝廷带来什么好处!
至于开海,也让于望心中一动。他可还清楚的记得当初老婆是怎么描绘江南海贸走私集团是如何攫取巨额利润的。这个海贸,于望以后是做定了,福建郑芝龙不是号称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么?
据说,这个“海防游击”,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舶停靠通航费用,并对缴保护费给芝龙的商船(一艘大船需缴三千两银钱),给予郑家的令旗;如不缴费而想经过芝龙海域的,恐怕难逃被劫的命运。
时人称:“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
这些情况在江南都是公开的秘密了,如此肥羊,要是一般人,地方大员,朝廷大员早就红着眼睛扑上去,来个群狼抢食,郑芝龙早就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