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游击将军府里,满堂的甲叶铮然作响,各人都是站的笔直,其昂首挺胸,整个大堂里鸦雀无声。
自从于望大人升任游击以来,汉家军的高级军官们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大的聚集会议了?放眼看去,整个大堂里清一色的明军战袍,触目就是鲜艳的大红色一片,他们沉寂犹如默默在燃烧的一片火海。每个军官的目光以余光扫视着旁边密集肃立的壮汉,心里感慨万端:如此众多的彪悍军官,随便拉出去一个,放在朝廷官军里都是虎将,然而他们在汉家军里却都是普通军官,但是!他们都是自己的同袍!都是自己的兄弟!都是可以以性命相托付的战友!
有着如此团结强悍的武力,天下何处去不得?大厅里气氛高涨,一股摸不着却又感觉的到的豪情冲天而起。
于望在上首仔细的盘算着自己的兵力。到了如今,汉家军已经拥有四个主力战兵营,和一个在草创中的炮兵营,一个整编辎重营。
按照如今汉家军的编制,一个汉家军小队的标配是十七人。四队组成一甲,一甲人马九十三人,而四甲人马又组成了哨,其哨长、政慰官、哨级军法官又是每人配备六人护卫,加上政慰官、军法官都有二人副手,加上旗鼓手,旗鼓手护卫一个整编小队,如此整编一个哨达到四百一十六人。
其中三个哨又组成了一个营,一营官兵达到一千二百四十八人。其中炮兵营虽然编制是营,但是目前只拥有中小弗朗机火炮三十门,虎蹲炮五十门,炮兵编制五百多人。
炮兵可是称得上是技术兵种,成员严格要求有着一定的文化和数学基础,由此就有了门栏和瓶颈,人才难得呀,所以这炮营规模一直扩展的很慢。再加上火炮的铸造不容易,和平时大量实弹演习,其不停的消耗炮管,消耗大量火药,然后又重新补入,完完全全就是个吞金巨兽。
于望手中财政始终吃紧,在吏书司叫苦不迭的情况下,如今能组成这小小规模的炮队,于望也是心满意足了。规模小不打紧,起码开了个好头不是?
还有加上一直持续建设中的夜不收骑兵为五百人。由此,于望手中掌握有四大主力营,一个辎重营,一个炮兵营,五百夜不收和自己的亲卫大队,总兵力达到七千众。
另外加上今年组建的新军五千众,而这五千军士目前还没有正规编制,只是在新兵营一直集训,还没有出师和正规化。
说实在的,以于望治下十二三万左右人口养这一万一千多兵,已经是极限。要不是这些官兵平时不用付军饷,只是保证平时的吃住供给和装备消耗,而吏书司又是屯田有成,这平时贩卖私盐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换了其他人,早就趴下了。
于望思忖着,又扫了一眼底下众多官将。其中有李舒、王力、马老六、梅仁信、秦隐、岩大房、吕兆祥、林杰、卢德胜等可谓是自己高阶的战将,加上在汉家军底层崛起的中坚军官又有张仲、许大可、黄世仁,陈百强,郑嘉,钱富贵人等,在旧派军官投靠过来,又成长起来的有赵三河、莫寒、郭浩、陈致南等人。
看着盔甲严整,浑身冒着铁血肃杀之气的济济众将,于望忽然有悟:看来苦心经营到如今,自己也是小有班底了。
看着满堂的兄弟,于望沉声道:“朝廷飞檄传令,命我部领军入卫,十日之内,务必到京,现在我命令!”
“刷!”满堂武将集体立正,人人屏息静听,于望大人要点将了,答案就要揭晓了,各人心中都紧张起来。
“卫城重地,加上滦州、乐亭,此为我汉家军之根本,疏忽不得!命前营营官李舒率本部驻守,同时马头营新兵尽数出师,前往各处,协助守城,再加上巡检司官兵,如此说来,以我汉家军的实力,这守城卫土的实力绰绰有余!”
“余者各将,限两日内,率领本部,整顿辎重,集结卫城,第三日,尽数随我出征!”
“谨遵游击将军之令!”整个大堂里,众官将轰然应诺,声振屋瓦。大部分人喜上眉梢,而一些小部分人却是哭丧着脸。
于望又缓缓环视大堂,举目如此多人,都是自己部下铁血战将,然而兵凶战危,这次鞑子大举进犯,对于朝廷官军的战斗力,于望是一点也不抱指望。如此一来,汉家军这次拉出去的人马有足有六千众,一切都要靠自己,和鞑子对阵后,血战牺牲是避免不了的。
而这些人,都是他的忠实部下,都是汉家好男儿!此次出征,也可谓是自己主力尽出,也不知道最后能有多少能活着回来?但愿···,但愿不要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啊,于望忽的感慨。
其中,李舒接到了驻守本土的命令,但是他却声色不动,站得笔直,一身铁甲,颇有气势。他出身低贱,当年不过是明军基层一普通大头兵,但是这两年,随着自己手握重兵,威权日重,这养移体,居易气的,这气势也无声无息间拥有。
“李兄!保家守土的重责我就交给你了。”
“将军放心,有属下在,又有如此兵力,开平卫必然稳如泰山!”
李舒为人向来谨慎,今天难得夸下了海口。于望不由惊异的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目光坚定,站立如山,浑身冒出一股强大的自信,由此连带站在他身边的诸将也是人心振奋。于望忽的心中一动:不愧是李舒啊,刚刚他的豪言居然不是对我说的,相反而是对整个大堂里的官将们说的。唔,只要自己老巢无恙,前面征战的将士自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