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二二六章 清军军议

第二二六章 清军军议(1 / 2)

通州郊外,是一片清兵盔甲和旗帜的海洋。而在逼近京师的方向,无边无际的一片黄土旷野上,则到处是健马急驰的声音轰然响起。驻守在京师郊外的大明官军紧守营寨,坚持不出。

在战战兢兢中,明军莫不是惊骇的看着外面阵阵铁骑,他们迅如疾雷般的由远而近,然后又由近而远,在一片厉声的胡语呼喝声中,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在铁骑轰鸣中,清兵胯下的战马踢起漫天尘土,旋风般卷飞上半天,在风尘中不时露出了一股一股强悍的骑士。他们中有全副披挂的,有精赤上半身的,也有穿上皮革或搭着兽皮的,脸上都冒出狰狞可怖的嗜血狂暴神色,他们背上又长弓箭筒,里面插满长箭,纵横天下的满清悍兵那彪悍的气息扑面而来。

本来,明军大部和通州的鞑子对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战场上颇为死寂,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驻守京师郊外的明军也不知道今天鞑子兵发了什么疯,这一股一股的清骑跑到自己明军大营前,呼喝着听不懂的胡语,颇有一股侵门踏户的挑衅姿态。

对此异常,紧守营寨的明军纷纷把自己的脑袋缩的更紧。

“明军昨晚偷袭宛平,我大清勇士卒不及防,损失惨重!也是我大清此次入关以来的首场大败!”

就在今天,这一消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正在驻扎在通州的清兵大营。倾刻间,这些满脑子“满清勇士天下无敌”的狂燥的清兵陷入一股疯狂的复仇气氛中。

本来在前天,卢象升率领万余明军主动进攻清兵的事儿已是令这些满是优越感的清兵们眼红脑热、躁动不宁。眼下的消息,不啻将一把熊熊烈火投入堆堆枯柴之中,立时引来一阵狂躁、喧嚣。

“绝不能让明人如此猖狂!”

“明人懦弱无能,只能是做点偷鸡摸狗的事!是好汉的,两军堂堂正正的列阵而战!”

“打进明都城!荡平对面的明军大营!”

“摧垮明国军队!”

由此,这些满脑子疯狂的小股清骑,不约而同的骑着战马只扑明军大营外挑衅,他们渴望着有场血的杀戮,他们挥舞着手中寒光闪闪的刀剑,在太阳的直射下是那么耀眼,是那么的令人胆寒。

在躁动恐慌中的明军大营,看着外面这些清骑如此跋扈,卢象升脸色无比严峻,吩咐擂鼓升帐。

······

在整个通州清军上下一片狂躁的气氛中,在清兵大营中军大帐里,却是聚集了满清首领们在举行军议,他们分别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贝勒阿巴泰、多罗贝勒岳托、多罗安平贝勒杜度人等。

自从昨天深夜,正白旗甲喇章京博尔辉在宛平城受明军偷袭,损兵折将,并且博尔辉本人也在此战中身负重伤,一个甲喇的满清主力战兵只是匆匆逃回一半骑马战士,损失的随军阿哈、披甲人更是无数,一夜功夫,一个甲喇的清兵就被彻底打残。

此次清军入关到处所向披靡,铁骑所向,明军是望风而逃,吃了这个大亏后,顿时引起清军上下轩然大波。根据博尔辉本人的证词:昨夜反叛的汉八旗那支兵马所打旗号是李帅泰所部,在城门前接洽的人员不仅有满洲汉人,还有几个蒙古兵夹杂其中,他们的“旗帜”、口令也均验证无误。

怒火中烧的,身受重伤的博尔辉自己是不能动弹了,但是他吩咐手下心腹勇士连夜是手持利剑到处寻觅李帅泰。后者眼见不妙,马上连滚带爬的逃到皇长子豪格麾下求得庇护。

双方争执不下,只得在军议面前求得裁决。李帅泰向多尔衮发誓说当博尔辉遇袭时候,自己的所有部队都还在通州,并无一兵一马的调动。

豪格也信誓旦旦的声称,昨晚李帅泰所部就驻扎在自己军队旁边,确实没有兵马调动,如果诸位大人不相信,可以拿出所有李帅泰部队花名册佐证,立刻集合点名查数,并无所谓的“六百人”先遣部队。

在彻底大清查后,果然发觉李帅泰部人马只是缺额二百多人,和昨天所谓的“六百叛军”是无论如何也对不上的。多尔衮考虑到“我大清”一直在满洲竭力推行的满蒙亲善,满汉亲善政策,在此时千里出征在外,汉八旗人马对于清军而言还是可以辅助的战力,于是他接受了李帅泰的解释,恕其无罪。

但是因为此事,满汉八旗的关系本来互相之间就有裂痕,那一点点“友军”的遮羞布更已经荡然无存。除了李帅泰的更加卑微如丧家之犬,看到每一个清兵将领都拼命摇着尾巴外,清兵将领们看着汉八旗的将领则如同看到家贼。

至于昨天突然冒出的“友军”人马到底是谁,如今成了一个迷。综上所有情况来看,昨晚清军是摆明中了明军的“间”计。真是一辈子打雁,却被麻雀啄瞎了眼!满清历来善于用“间”,屡次征战对着明国不是大肆收买汉奸,就是派潜伏部队到明国城池里应外合,综上手段用出是屡试不爽!

清军在用间上可谓是尝到了无数甜头,如今轮换到自己头上,受的损失却是痛彻心扉。

清军大帐里,如今议题已经是转为接下来的大军何去何从。在这个议题上,以多尔衮和豪格为首的两派人马正僵持不下。

原来满清自崛起于白山黑水后,讲求强者为王,表面上是欣欣向荣,团结无比。但是内部派系斗争,还是无时或已,即使早先大汗努尔哈赤,亦难以干涉。